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握清风弥六合,此风传播到端溪。


无中生有如神速,勿以炎凉间弃携。

端溪琢出缺月样,蕲州织成双水纹。


呼儿置枕展方簟,赤日正午天无云。


黄琉璃光绿玉润,莹净冷滑无埃尘。

瑞石出端溪,灵陶琢巳齐。


缁磷开浑沌,清越夺琳圭。


龙尾仙翁棹,羊肝彦士刲。

雪压古寺深,中有卧病客。


访之语久清,饥马啮庭柏。


案头蛮溪砚,其状若圆璧。

社友凋零雅道穷,使君于此信英雄。


性情所发前无古,骚选虽高不必同。


蚤日甫曾怀渭北,暮年丘只在家东。

卧入春溪万树烟,峡门一半掩云边。


水帘影落羚羊乱,山黛光含石妇妍。


笳咽天风悲处处,马肥江草恨年年。

峡口水岩开,中含紫玉胎。


青花思一割,白叶得双裁。


泉涌因人气,霞蒸似尔才。

请以端溪润,酬君水玉明。


方圆虽异器,功用信俱呈。


自得山川秀,能分日月精。

学文二十年,语气殊未成。


所以文房中,四谱无一精。


岂不愿收贮,恐窃好事名。

端人凿断碧溪浔,善价争教惜万金。


砻琢已曾经敏手,研磨终见透坚心。


安排得主难移动,含贮随时任浅深。

智者尚高契,达人慕希声。


旷世有相感,同时怅难并。


烈风起玄朔,百卉忽以零。

叹凤世巳远,悲麟竟何为。


兰蕙秘幽岩,萧艾盈路岐。


君子抱明德,伤也谁复知。

及秋凉冷归澶渊,好事都看未尽年。


惊醒还应知是梦,风涛万里到江船。

峡云锁断端溪水,白鹤群飞峡山紫。


独怜深山老鸲鹆,万古西风吹不起。


安得猛士提千钧,乱石溪边夜捶碎。

年时萧寺雪初晴,闻道君来眼倍明。


送别又看秋欲去,论交还感盖初倾。


帆张须水秋潮涨,路入铅山晚翠横。

寻常濡翰次,恨不到端溪。


得自新知己,如逢旧解携。


玩馀轻照乘,谢欲等悬黎。

客有迷津叹,那堪暮雨时。


篷声兼棹响,云脚带帆移。


节序催新历,壶觞对故知。

见山不见理,真假析为二。


看假作真山,细大岂殊致。


邻翁怜索居,奉我石一块。

秋水片帆明似箭。
又映带烟峦葱茜。
有垂钓任公,鸣筝挟瑟开芳宴。

家住清溪侧,溪清照古颜。


言是沉冥客,栖遁此溪山。


君平方坐肆,季主亦开关。

渔唱闲皆去,鸥群过不还。


平江展如镜,不遣照愁颜。

前山是铜鼓,叩之寂不鸣。


试植干云木,风调韶濩声。

夕阳下前山,山光落溪水。


欸乃时一闻,只在山光里。

城头吹玉笛,城下唱渔歌。


为问南征客,其如烟艇何。

竹岸收残市,花源访故津。


里将仁共美,俗以德为邻。


土布芭蕉盛,林香橘柚新。

烟霏生暝色,信宿伴渔樵。


地静林无瘴,溪喧水是潮。


落霞连雁足,残烧隔山腰。

不宜磨墨谩论车,风字偏坳玉斗斜。


喜有山灵藏旧物,幻成蟾影照圆沙。


活鸲眼好童谣误,死马肝真帝语赊。

江雨添新涨,舟行傍翠微。


烧林朱实艳,出穴白鱼肥。


流水浮村过,青山涌塔飞。

关节当年透不过,人间真信有阎罗。


千金赢得名珍重,一砚看来价几何。


紫石树碑扬妙墨,碧天明月湛秋波。

皇风皞皞吹王民,乐哉大定明昌人。
文章与时相高下,黄山竹溪丽而醇。
秦碑晋帖落万纸,明珠白璧非常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