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高柳何人舍,孤灯此夜舟。


遥从白帝去,少为紫微留。

佛法元无法,人谋尽过谋。


说空犹是着,领妙更何求。


径滑松杉古,窗虚水石幽。

枝干无皮痒有身,朱房翠户演精神。


星垣光射开花地,纶阁香侵视草臣。


肘肘紫蕤飞烈日,心心黄粟舞晴尘。

虹旗映绿荑,春仗汉丰西。


侍跸浮清渭,扬舲降紫泥。


近临钧石地,遥指钓璜溪。

忙里光阴何太悭,绊人官事此时殷。


心悬魏阙江湖外,梦绕乡关水石间。


廿载病躯犹故态,五陵豪气自红颜。

紫微分署面青山,豸绣过从对古颜。


世事可能消一酌,穷民安得庇千间。


树移晴影日轮午,香袅篆烟炉火殷。

中元北极紫微宫,北极五星在其中。
大帝之坐第二珠,第三之星庶子居。


第一号曰为太子,四为后宫五天枢。

王浚楼船一夕风,顺流声势下江东。


谁知更有如椽笔,气压吴山第一峰。

紫微星郎天上客,身是南宫小宗伯。
斗杓夜转天门开,平地一声惊霹雳。


已将椽笔提斯文,更决河汉排风云。

人生忧患偶同时,曾见惊尘傍紫微。


坡老鹘巢尚堪俯,周郎羽扇想重挥。


望风自绝胡南牧,啮雪应迟使北归。

涉笔牛腰倦不支,馀工那复到新诗。


殷雷秧绿又期月,指日枣红能几时。


自古兵财无上策,于今社稷寄西陲。

夜半军书尚掣铃,想应攲枕梦难成。


新凉颇复欺长夏,旧事何妨阅短檠。


人说文衡真有托,公于诗卷若为评。

锦帐星郎油壁车,紫微花下醉流霞。


箫鸾东引瞻风驭,池凤西游赋日华。


蓼岸半红秋渐老,柳堤仍绿约犹赊。

君不见东来海蟹夸江阴,肌如白玉黄如金。
又不见西来湖蟹到沔鄂,玉软金流不堪斫。


九江九月秋风高,霜前突兀赡两螯。

前朝无蟹惟有诗,亦复无酒供一瓻。


今朝有蟹仍有酒,极目征帆更搔首。


古来乐事夸持螯,赤琼酿髓玄玉膏。

春波堂上倚栏干,一曲楼台晻霭间。


野衲再寻行脚债,钓蓑聊寄赏心闲。


燕低欲舞影翻水,鸟倦知还云在山。

力劳效寡是穷途,赠策无人生大愚。


三刖尚迷藏椟宝,六街几误脱巾呼。


味言已转廷中毂,归兴难忘陇上锄。

去年紫塞两相望,公在齐安我武昌。


秋晏车箱访流马,夜深弧矢看天狼。


不辞目断传烽堠,尚忆螯持共酒觞。

秋风九月边尘高,千艘夜下宫锦袍。


文章不特动蛮貊,要识金版开六韬。


孙曹已矣等陈迹,唤起坡仙同赤壁。

蒙园傲吏御风仙,聊以卮言后世传。


小大升潜同此地,智愚工拙岂其天。


众途适正何劳问,一理观心本自然。

岿然康庐山,独秀莲花峰。


派为濂溪源,下有爱莲翁。


绝学嗣洙泗,千载同清风。

凡卉同资造化工,紫微元不待东风。


明霞绚烂琼为蕊,晓日离披绮作丛。


尘境断无青琐隔,仙姿元与赤城通。

碧梧正耐雪溪秋,况是西风送客舟。


华宴虽思奉婪尾,粗官何敢作遨头。


达尊谅识诗囊意,负约仍输酒斛筹。

空里丹梯百尺行,日边凭槛看飞霙。


花成华盖中天阁,玉作长安北斗城。


瑞气崚嶒诸畤出,矞云缥缈五山平。

李白不爱万古侯,但愿一识韩荆州。


荆州太守古来好,至今文采传风流。


郑公辞赋天下绝,殿前落笔铿琳璆。

方底丁宁细札书,豫章都会冠全吴。


垂腰三品龟衔绶,卫帐千兵虎刻符。


药省树翻抛赐笔,练江波静见还珠。

近署新层构,仙跗锡宝题。


凝章下天汉,布画俨星奎。


榜势虬檐负,缯华凤押栖。

溪斋元巳得嘉宾,曲曲烟渠逗翠沦。


泼火乍经三月雨,泛觞重记九年春。


风前小舞惊馀雪,梁外清歌落暗尘。

今日西园集,联裾蜀国英。
为君聊置醴,念我昔专城。
丽句皆新意,高谈多故情。
联镳出郭疾于飞,好景留人倦式微。
尽日山行惟所适,夕阳堤上咏而归。
摩挲苔壁嗟前事,徙倚岩亭惜寸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