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谁向深山识大仙,劝人山上引春泉。


定知不及红儿貌,枉却工夫溉玉田。

渡口诸侬乐未休,竟陵西望路悠悠。


石城有个红儿貌,两桨无因迎莫愁。

雕阴旧俗骋婵娟,有个红儿赛洛川。


常笑世人语虚诞,今朝自见火中莲。

浸草漂花绕槛香,最怜穿度乐营墙。


殷勤留滞缘何事,曾照红儿一面妆。

拟将心地学安禅,争奈红儿笑靥圆。


何物把来堪比并,野塘初绽一枝莲。

鹦鹉娥如裛露红,镜前眉样自深宫。


稍教得似红儿貌,不嫁南朝沈侍中。

照耀金钗簇腻鬟,见时直向画屏间。


黄姑阿母能判剖,十斛明珠也是闲。

南国东邻各一时,后来惟有杜红儿。


若教楚国宫人见,羞把腰身并柳枝。

薄罗轻剪越溪纹,鸦翅低垂两鬓分。


料得相如偷见面,不应琴里挑文君。

槛外花低瑞露浓,梦魂惊觉晕春容。


凭君细看红儿貌,最称严妆待晓钟。

舍却青娥换玉鞍,古来公子苦无端。


莫言一匹追风马,天骥牵来也不看。

自隐新从梦里来,岭云微步下阳台。


含情一向春风笑,羞杀凡花尽不开。

世事悠悠未足称,肯将闲事更争能。


自从命向红儿去,不欲留心在裂缯。

明媚何曾让玉环,破瓜年几百花颜。


若教貌向南朝见,定却梅妆似等闲。

知有持盈玉叶冠,剪云裁月照人寒。


若使红儿风帽戴,直使瑶池会上看。

虢国夫人照夜玑,若为求得与红儿。


醉和香态浓春睡,一树繁花偃绣帏。

戏水源头指旧踪,当时一笑也难逢。


红儿若为回桃脸,岂比连催举五烽。

五云高捧紫金堂,花下投壶侍玉皇。


从到世人都不识,也应知有杜兰香。

树袅西风日半沈,地无人迹转伤心。


阿娇得似红儿貌,不费长门买赋金。

一抹浓红傍脸斜,妆成不语独攀花。


当时若是逢韩寿,未必埋踪在贾家。

笔底如风思涌泉,赋中休谩说婵娟。


红儿若在东家住,不得登墙尔许年。

芳姿不合并常人,云在遥天玉在尘。


因事爱思荀奉倩,一生闲坐枉伤神。

拔得芙蓉出水新,魏家公子信才人。


若教瞥见红儿貌,不肯留情付洛神。

通宵甲帐散香尘,汉帝精神礼百神。


若见红儿醉中态,也应休忆李夫人。

金缕浓薰百和香,脸红眉黛入时妆。


当时便向乔家见,未敢将心在窈娘。

锋镝纵横不敢看,泪垂玉箸正汍澜。


应缘近似红儿貌,始得深宫奉五官。

诏下人间觅好花,月眉云髻选人家。


红儿若向当时见,系臂先封第一纱。

越山重叠越溪斜,西子休怜解浣纱。


得似红儿今日貌,肯教将去与夫差。

匼匝千山与万山,碧桃花下景长闲。


神仙得似红儿貌,应免刘郎忆世间。

斜凭栏杆醉态新,敛眸微盻不胜春。


当时若遇东昏主,金叶莲花是此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