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目如流电口如河,睥睨时流振法螺。


不论才华论胆略,鬒眉队里已无多。

颇愧年来负盛名,天涯到处有逢迎。


识荆说项寻常事,第一相知总让卿。

人天去住两无期,啼鴂年芳每自疑。


多少壮怀偿未了,又添遗憾到蛾眉。

十年荼毒悲闽徼,壬戌扬旌岊水湄。


剑倚秋风平剧垒,帆悬涨海聚新夷。

雨脚今晨歇,翩然挈伴行。


径须谋薄醉,不可负微晴。


老屐缘村响,危桥趁涧成。

穷秋直省舍,大雨吁可畏。


九河翻层空,入夜愈恣睢。


置床东壁根,时有涂塈坠。

十六载重归,顺涂歌式微。


青松弊庐在,白首故人稀。


外饰服章改,流光颜貌非。

太极登徽册,鸿恩润庆图。


三秋少皞月,五日汉家酺。


硕惠东西暨,高年左右趋。

禾头低映黍头昂,处处沟塍水面凉。


村路扶携无冻馁,里门嬉戏有丁黄。


鸡豚入市溪鱼美,梨枣登盘社酒香。

黄梁换色道书成,紫甲更来梦里呈。

紫坛烟暖不飞霜,坛下千官列雁行。


雪色珠冠光射月,侍祠臣里识君王。

中原困胡虏,此事昔固闻。


何尝大江南,犬羊动成群。


踊跃万骑入,苍黄两龙奔。

楼上红鸾扇影寒,楼前宣赦万人看。


清台奏瑞初呈了,五色祥云簇彩竿。

龙麝香从十里传,绕墙红烛自生烟。


纤云不度人声寂,风马云车下九天。

清跸声中下辇来,景钟初动八音谐。


登歌已奏迎神曲,天步雍容上午阶。

水晶帘透月翻光,宫漏频传夜未央。


帟幄微臣亦何幸,侍祠来宿殿西廊。

日照青城瑞色新,风微金殿自无尘。


麝煤光照乌丝轴,亲写宸章赐大臣。

班声催急尽冠裳,尚听严更转警场。


何事君王虚小次,佩环垂玉立寒霜。

晓趋宗庙拜衣冠,云叶低垂护翠銮。


日采回光天意好,龙颜生喜近臣欢。

内郎进表未平明,八玉排行御路平。


今夜皇舆宿斋殿,九重和气满宫城。

内门朝日上金铺,宝玉龙函出殿馀。


红烛两行分御道,辇官三百奉腰舆。

木笼装囚语啾唧,兵卫簇成片云黑。


不须露布曳长缣,夹道争看海东贼。


海东贼本一细民,岂读兵书习部勒。

霹雳振秋岳,折松横洞门。


云龙忽变化,但觉玉潭昏。

古道古君子,今于何处求。


每闻栀马棰,不虑檗驴鞦。


贾药全多伪,医钱卒易酬。

云无可书者,泥屦隔墙声。


小市扃虚肆,荒庖绝美烹。


流涎淮蟹紫,入梦海柑赪。

家人簪珥旧,草草亦梳妆。


雪几茶花雅,风炉柿叶香。


乃翁时自笑,此辈讵吾量。

重报莺花信,谁司铁炭权。


更经三度节,即满六旬年。


豪动书千纸,穷难致一钱。

贫家无节物,何况此荒城。


村妓闻来贺,山翁懒出迎。


头疡连耳肿,夜雨杂风鸣。

老子家风旧,从来节是常。


糟姜三盏酒,桕烛一炉香。


今岁适多病,吾儿犹异乡。

此老谁能画,蒙头一破巾。


有杯常设客,无局不饶人。


仆醉邻翁怒,儿啼乳媪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