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云关投老。
把臂入林成一笑。
笠屐逢迎。

北龙到海尽,郁钟泉石秀。


巀然大黑云,横枕蓟门右。


矫首忽西上,欲与太行斗。

一队明妆拥碧油,罗衣风影照溪流。


郊原紫翠今秋早,亭馆青红近日修。


谢女捉将团扇出,潘郎扶得板舆游。

咄咄怪事,山僧忽作下山计。
出门咫尺忘西东,迷津觅路逢老翁。


老翁胡卢笑掩口,两脚疾行徐举手。

我爱海潮胜,层岩亲手开。


此身难久住,三载许重来。


曲磴丹梯入,高窗碧嶂回。

郭外灵泉寺,精蓝隐半峰。


僧惟多异主,人有合溪翁。


扣石千山应,闻香百和同。

江海未云远,山川宁阻长。


遥情寄溟渤,高咏别沧浪。


榻下青毡地,兰生古桂旁。

壮志销磨尽,孤云独自飞。


平生远游意,多半与心违。


五岳我将去,三年君始归。

海外曾归客,春来复送人。


相看同去住,临别且逡巡。


去以初弦月,行当渐满轮。

我性好山水,思向庐山庐。


五老招我游,有约芝山初。


兹行适所愿,孰曰非天与。

北来南去无踪,骤惊书札翩然至。
晋祠幽渺,秦关雄峻,都收眼底。
赋美兴公,诗称谢客,豪端堪拟。

苍山面长溪,势若饮奔马。


层台跨其脊,万古绝萧洒。


登临惟兹时,朋从未云寡。

肩舆伊轧度嵚岑,义重宗乘故远寻。


涧雨收时花作阵,岩扉掩处笋成林。


蒲龛香歇闲清昼,石鼎烟销锁绿阴。

锡杖寻幽四月交,山中地位总清高。


一庭萝月县金鉴,万壑松风响翠涛。


云卧已知随处好,浪游无愧此生豪。

懒性生憎世累萦,功名从此不相能。


堂成自可同兰若,客至何妨话葛藤。


仪宇如如瑶圃月,心怀炯炯玉壶冰。

昔游曾记与诸贤,藉草高谈雪满颠。


白鹤青骢开士逝,丹厓碧岫野花然。


虎丘东去无多地,龙脉西通第二泉。

树木沈沈翠作堆,瘦筇缓步首频回。


天平山水真佳矣,文正祠堂亦壮哉。


碧落高寒超下界,白云清暖隔浮埃。

灵岩拔起拱诸峰,林壑深幽与昔同。


谁念夫差罢敝后,莫逃范蠡计谋中。


弹琴石老苔花紫,响屧廊空夕照红。

雨馀弭棹钓矶头,一锡翩翩纵远眸。


翠壁石蹲形似虎,龙渊云堕气如牛。


人间幻出三千界,天上移来十二楼。

鬼护神呵两怪松,晚晴长阪绿阴浓。


泉声喷壑溪东走,岚气涵空日下舂。


毫楮出奁题好句,杖藜到处发奇踪。

澹雾冥蒙日晏升,揽衣遥见阖闾城。


十分天气依然好,一色波光远近明。


紫燕将雏花上语,锦鸠呼妇树头鸣。

东南风急布帆轻,长泖西来第一程。


此日忽逢春莫雨,何人不望客中晴。


烟峦朵朵鬟凝碧,石溜溅溅玉奏声。

舣棹秦淮日,中秋万客船。


水门高夹岸,河道曲通廛。


港对青林直,洲横皓鹭鲜。

出守南安秋复秋,公馀随处作清游。
水声泬濊金鳌阁,山色周遭铁汉楼。
沧海东南连粤徼,青云西北是皇州。
波眼山眉烟媚,吴头楚尾春浓。
霜花枫叶客程中。
归来双袖重,粉本半残丛。
隔夜忘醒醉,穷游别起端。
绀林重驻马,宝阁几凭阑。
飞刹金银涌,回峰紫翠盘。
何必耽丘壑,居然鹿苑栖。
片云双树顶,孤月上方西。
罢酒闻清梵,探诗见旧题。
行歌随步远,已到水云天。
夜色千峰月,湖光万顷烟。
衔杯心跌宕,脱帽态蹁跹。
胜会开芳苑,春愁入远峰。
壶觞连竹树,歌咏起鱼龙。
花落空林雨,风传别院钟。
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,道此入玉河。
白练千匹,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。
堤在水中,两波相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