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蜀冈势与蜀山通,龙虎盘挐上紫空。


小语还忧惊太一,高堂元自在天中。


少师杨柳无遗迹,承旨歌谣有旧风。

广陵形胜昔所闻,昆冈作轴江为门。
西来蜀道从万里,伏堆藏阜争崩奔。


盘挐蹙踏得江住,精铁一亩岿然存。

几信南风转曙乌,殿栏归思结丹涂。


曳朱恩借鱼须笏,假节人同虎刻符。


裳彩亲闱称雅寿,弩兰乡县壮前驱。

清畏人知人尽知,缙云三载得宣尼。


活民刀尺虽无象,出世文章岂有师。


术气芝香粘瓮榼,云痕翠点满旌旗。

一减三张价,幽居少室前。


岂应贫似我,不得信经年。


木落多诗稿,山枯见墨烟。

亲知因别久,具酒劳经过。


古邑居人少,春寒入夜多。


雨香仙地药,烛动石桥波。

激箭溪湍势莫凭,飘然一叶若为乘。


仰瞻青壁开天罅,斗转寒湾避石棱。


巢鸟夜惊离岛树,啼猿昼怯下岩藤。

十丈苍皮带雪僵,山云归晚泊书床。


不缘曾读离骚熟,兰亦欺人未肯香。

纵恬高蹇徇真愚,元也中心怯畏途。


共命不能同好恶,寄生那有异荣枯。


为营独醉成三窟,方引双溪入五湖。

为爱烟花可挂怀,并供幽思上灵台。


缙云直拔空青起,落水横吞野翠来。


欲界曲随仙境变,好花争映画屏开。

旋移松竹养烟霞,人笑猖披不润家。


可要广栽桃李树,年来强半是狂花。

出门西望长安笑,抱璞来求善价沽。


惟罄囊装买群籍,不持刺字谒当涂。


鲈鱼渐熟思归切,羊酪初尝得味无。

东瓯别业寄秋云,平昔题桥墨尚存。


故郡曾登太守榻,上都频扫相君门。


挥毫月殿香盈袖,锡宴星津酒满樽。

二年假守栝苍城,郡榻唯师即送迎。


捣药几怜春漏永,调琴长待夜蟾生。


心猿已伏都无念,海鸟相逢自不惊。

栝苍古名郡,生齿三万家。


我昔自仙殿,捧诏临军牙。


清心治期月,讼息民无哗。

陇山秋树旧巢倾,远向江东逐旆旌。


去国梦魂应缭绕,入春喉舌渐分明。


一声警露何惭鹤,百啭迁乔肯让莺。

天地茫茫成古今,仙都凡有几人寻。


到来唯见山高下,只是不知湖浅深。

黄帝旌旗去不回,空馀片石碧崔嵬。


有时风卷鼎湖浪,散作晴天雨点来。

振振鹭,鹭于飞。
白华遗音咏洁白,故此翔鹭呈鲜仪。
萱堂八十癯仙姿,无心更出风絮词。
借问禅林景若何,半天楼殿冠嵯峨。
莫言暑气此中少,自是清风高处多。
岌岌九峰晴有雾,弥弥一水远无波。
昔直承明庐,谁似先生早。
前无雒洛人,后笑冯唐老。
机云谩声价,班马空词藻。
班衣归去意何如,诏许仙都得暂居。
客舍难忘光禄酒,卿家真见缙云书。
听莺早过双溪水,下马先趋万石闾。
人言跃马妨杖藜,世士不可污丹梯。
人言解牛非割鸡,岂信截玉如截泥。
山林朝士弧矢睽,一物异用鹄之栖,妄生涛澜分畛畦。
释褐从仙尉,之官兴若何。
去程唯水石,公署在云萝。
野饭楼中迥,晴峰案上多。
石磴跻攀上缙云,九峰苍翠与天邻。
岩崖佛屋疑神助,烟霭禅扃绝世尘。
此日乘轺宿寒夜,他年屈指数青春。
夜泊红楼市,朝餐黑笠家。
浅溪才泛鸭,疏树不藏鸦。
鬲上村坊酒,眉尖野店茶。
隔岁云鸿欣北向,高秋联趐复南飞。
天边落木催行色,江上归帆挂夕晖。
闽越化分兼有望,苏湖条在可能违。
沐雨驱车涉败桥,平原渺渺涨江潮。
华容葭苇凭谁燎,赤壁艨艟徒自烧。
一路规啼情悄悄,九皋鹤唳思摇摇。
不逐扁舟泛五湖,一官迢递缙云墟。
遗民世守轩辕鼎,博士家传魏国书。
夜月定闻邻县鹤,秋风莫忆故乡鱼。
逢君金台下,意气各殷勤。
喜见芝兰色,更藉枌榆亲。
高才迥无侣,明德故有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