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不分春来,柳条无赖,蓦地报人春信。
新年才几日,更打探、花期远近。
窗梅遥问。

冷黛攒眉,娇黄褪靥,翠罗人卧清晓。
秋花扶瘦影,只拌得、药罅诗料。
问侬恁好。

月魄荒唐,​花灵仿佛,​相携最无人处。
​栏干芳草外,​忽惊转、几声啼宇。
​飘零何许?​似一缕游丝,​因风吹去。

拱翠千峰列髻鬟,危楼百尺破天悭。


九霄星斗朱栏外,万井人家绿树间。


水势大江横北固,地形小鲁望东山。

鲽枕黏云,鸳帷掩月,春衫绣针亲赐。
丝阑萦旧曲,有瑶瑟、天风歌吹。
宫烟分峙。

群山绕湖湖绕山,高楼突起湖山间。
湖光如蓝山如黛,云近百里趋凭阑。


主人不出日高坐,笑弄烟雾招云鸾。

山中地僻好藏修,寂寂幽居架小楼。
云树四围当户瞑,烟岚一带隔帘浮。
举杯对月邀诗兴,抚景令人豁醉眸。
散帙虚窗秋叶飘,万山如寐野云遥。
漏随流水销三楚,风度空明怅六朝。
梦入罗浮疑化蝶,书开石室正观潮。
青苑迎东气,朱楼衔午杯。
竹筵逢早集,山日属春开。
入岁翻年惜,怜时作世哀。
紫陌花熏,青芜草软,转瞬好春将半。
燕歌悲远别,望京洛、离愁如茧。
关山迢递,但脉脉此情,怎生消遣。
阑角秋红,帘丝雨碧,微吟玉艳花瘦。
聪明冰雪样,比林下、高风还又。
罗窗清画。
若翁仙去竟如何,手植琅玕已满坡。
门口直开三径入,楼中应待七贤过。
昼长苍雪飘帘幕,夜静清风响佩珂。
竹里高轩对冶城,望中浑似醉翁亭。
云连松桧参差碧,山接秦淮远近青。
野果饷猿还抱子,渚蒲留鹤自梳翎。
拂簟邀云,眠琴选石,清阴片时难再。
轻雷池上转,顿收尽炎曦林外。
天■移海。
山前古洞白云封,楼上岚光雪后浓。
老去诗名惭赵嘏,醉来豪气逼元龙。
一人有庆乾坤大,千里宣恩雨露重。
危栏百尺轶飞埃,乘暇登临望眼开。
远轴送青当槛转,平林分绿过窗来。
松风冷逼湘筠簟,花露香浮药王杯。
祇陀园里布黄金,王子因生向善心。
酷爱好山联十锦,故依净土结双林。
洞门云出有闲态,花径鸟啼无俗音。
欢不知愁,夜都忘晓,当初忒恁痴绝。
岂知杨柳岸,便抵死、催人轻别。
思量都彻。
雪里暗香,水边疏影,霏霏化为烟雾。
灵根抛未尽,料犹在、画檐低处。
坠红无数。
结楼书屋傍,独占林塘幽。
飞檐瞰寒碧,照影虹霓浮。
层峦万苍翠,峭屼生戈矛。
碧梧翠竹倚孱颜,故筑层楼与客攀。
剑气每留星汉上,山光只在雨帘间。
娟娟晓日开眉黛,蔼蔼春云拥髻鬟。
疏楼压渚玻璃光,玉沙粼粼生象床。
回唐杂华结春雾,江女濯锦胭脂香。
东风夜入蒲芽紫,暖绿摇空一千里。
沧海棋残,高楼笛罢,因谁立闲庭宇。
哀歌元自遣,可漫怨、玉笼鹦鹉。
风前吟伫。
乌山一角青,我春复我秋。
国改乔木在,卜居无此幽。
曩哲肯堂构,望云早归休。
画扇歌楼,玉鞭酒市,氤氲金屋初赐。
觅取销魂处,听柳外、旗亭清吹。
银墙遥峙。
壁月依弦,琼梭掷锦,星期好逢秋霁。
银河低渺渺,又何事离愁兜起。
画屏无睡。
云影微茫,诗情隐约,危楼一角斜倚。
奇峰三五朵,恍风雪、寻梅清味。
安排琴几,只彩景难描,锦辞须拾。
百尺危梯眇海寰,栏干十二尽青山。
烟光浓淡藏多景,野水周遭匝四环。
胜地只宜骚客住,老天未放主人闲。
北山靓窈南山幽,山中有地如麟洲。
道人平生好楼居,看山一月不下楼。
素心肯簉鹓鹭侣,雅志自与麋鹿俦。
华楼突兀摩苍天,青吟飞上神飘然。
虚阑六曲拂云起,莲峰千仞当尊前。
晴岚带雾结秋色,修竹过雨鸣寒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