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久矣痴顽混世贤,五年官守愧皇天。
极知瓦砾难酬世,敢谓驽骀可著鞭。
孤立每凭公道出,菲才仍得圣恩怜。
天意已如此,苍生可奈何。
迅雷非节后,急雪入春多。
江上方营垒,闽中未止戈。
曾向邻女共绛纱,裁云咏絮斗芳华。
香沾绣帙同分线,春暖妆台互送花。
漫说罗敷原有婿,可怜蔡女竟无家。
吴江不识几何深,画舫螭头泊柳阴。
杂佩互投珠是意,名香对爇字为心。
师经素女盈奇态,仙号青琴足赏音。
绮窗朱户莫愁家,桃涧藤溪路未赊。
此夕同心吟月扇,当年倾耳听雷车。
上眉鸾镜颦成谱,五晕罗裙步起霞。
成行罗列尽鸳鸯,面药还存旧赐香。
已幸根株移北里,不须声影傍东墙。
山川谢傅携长袖,丝竹张公满后堂。
凉波三泖路悠悠,望断云軿目眇愁。
渐觉雨风香渡口,惊闻箫管下峰头。
卷帷态自迷阳蔡,赠石身看上斗牛。
彩云一片下仙家,河汉先期路岂赊。
千叠青螺开宝镜,两行银烛照书车。
扇摇圆月回秦凤,帔拂和风动雒霞。
桂林山水冠诸州,天遣诗人豁远眸。
云气西侵昭岭色,河声东泻广江秋。
孤城落日闻猿啸,野水连天放棹游。
鸳湖犹未比情深,蟾影只应照柳阴。
结念芙蕖缘并蒂,关情栀子是同心。
箫能迎鹤方知曲,琴解求凰始赏音。
织女迎秋欲到家,迢迢天汉未云赊。
和风交倚琉璃扇,香雾深藏云母车。
赋就锦篇催梦雨,妆成绣领待升霞。
锦衾爱绣两鸳鸯,罗荐嫌薰龙脑香。
凤自丹山应蔽日,鸡从碧树莫登墙。
鲛绡作帐宜冰簟,玳瑁为梁称玉堂。
江南财赋重,输灌仗年丰。
纵使艨艟集,应怜杼柚空。
张陈留惠政,周况有遗风。
每从凶岁后,恩泽入人深。
俯仰苍生事,饥寒圣主心。
截粮留水次,分食到桑林。
去岁真雕瘵,东南气尚新。
春从江岸转,礼到贩夫真。
揖让看闾里,诗书慕搢绅。
未习脂韦媚世资,闲官冷署且栖迟。
《四愁》平子兼多病,五短文通只自知。
尺素偶然贻友讯,寸长何敢作人师。
刘伶嗜酒颂酒德,此中真意犹未识。
荷锸青山随处埋,如何不葬陶家侧。
吾曹剧饱自天性,少喜酣呼老犹盛。
千里投林鸟翮摧,嘤嘤绕树更徘徊。
宁知舞蹈衔恩者,才被君侯一怒来。
九山佳处女仙家,路比章台定不赊。
渡口未曾邀鹊驾,门前先已驻羊车。
修眉浣出纤纤月,娇靥匀来淡淡霞。
鸳鸯湖上学鸳鸯,竟体犹沾杜若香。
此夜依然来北里,伊人元不隔东墙。
桃花旖旎如前度,丝竹骈罗即后堂。
天上秋期尚缪悠,先从九夏慰离愁。
垂来柳眼窥帘额,绣出花心粲枕头。
翠管双吹谐唳鹤,雕阑并倚笑牵牛。
画旗吹角风参差,翩翩骑马红衣儿。
丹顶缥缨大堪布,来琛竟裹三千辎。
我闻达赖号迦叶,匹者班禅通法偈。
檐前紫燕双飞鸣,衔泥啄草经且营,自晨至午巢已成。
燕燕成功何其速,千里关山聊托足,瞻乌知是谁之屋。
旧时栖息王谢堂,珠帘画栋春风香,喃喃絮语心悲伤。
旋周滴限返仙家,一笑相迎路不赊。
怀梦自珍方朔草,急行须借阿香车。
长悬素影凭修月,久驻红颜赖饮霞。
双栖休比画鸳鸯,真有随身藻荇香。
移植柔条承宴寝,捧持飞絮入宫墙。
抱衾无复轮当夕,舞袖虚教列满堂。
欲剪吴凇江水悠,早梅时节酿酸愁。
分开画烛交红泪,锁向雕笼到白头。
预借仙期偷驾鹊,探偿愿海许沈牛。
闲居十载别南闱,诸老登场志不违。
一局残棋思角胜,半生弱羽倦高飞。
谅来笔得生花梦,应复戈回落日晖。
逼除膏泽望长空,谁道甘霖趁朔风。
千叠暮云寒色里,万家爆竹雨声中。
枝头沾润梅先放,陇上涵濡麦正芃。
文梓双栖鸳与鸯,金笼探闭羽毛香。
可怜汉渚虚投佩,合笑东邻漫隔墙。
月照绮罗看玉树,风和丝管合金堂。
汾湖水接禊湖滨,复此烟波作隐沦。
席帽仍为孤往客,莺花莫笑不归人。
管宁久坐常穿榻,郭泰微行自垫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