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浓阴似水,正疏疏雨过,凉生高树。
满径苔钱铺翡翠,恰好携琴闲住。
云影拖蓝,山光蘸碧,浅晕双眉宇。

黄面肌瘦子,看来有甚奇。


分明乔眼孔,刚道绝闻知。


勘破三千法,参同十七师。

断雁萦云,暗蛩喧雨,露华凉沁空庭。
正微酲乍醒,笛弄凄清。
轳轳金井桐阴晚,剪西风、作尽秋声。

窣地相看,还引镜、攸然欲笑。
谁写作、锦衣窄袖,入时风调。
一卷长携原似昨,怪翁当日曾英少。

四五月间多雨,二三伏里尤凉。
老来卧起竹方床。
瘦躯如鹤,无意近文鸯。

有客清谈如妙玄,笑愚声迹不虚传。


风花烟月三千咏,拙直膏肓二十年。


玩世遨头狂醉隐,果真称首浪游仙。

并刀不剪愁千斛。
却剪溪山成小幅。
无边暝色送归鸦,有信寒风催落木。

缺月孤楼,晚钩斜挂西帘卷。
剪秋一半。
旧雨江湖远。

千丈舞潜虬,万里奔樯马。
唯有闲鸥自往还,彼岂忘机者。


风撼八公山,雷震昆阳瓦。

松意欲成龙,风势还如马。
独立亭亭万仞颠,不受秦封者。


大厦忽倾时,栋折无全瓦。

年年三月看青条,破萼霞㬉烘晴。
路近桃溪,刘阮曾遇仙卿。
谁知陨霜篱畔,还又费、蜂蝶经营。

夭桃繁杏杂嫣云。
比他邻女泣娇颦。
只有孤山雪后疏篱畔,独立丰姿似个人。

朝霏乍敛,行处余寒犹噤。
为贪看、千岩奇秀,坐倚苔阴。
断壑浮虹,冷泉飞雨两萧森。

石瘦江空。
见洛神徙倚,影若惊鸿。
遗簪尚留江汜,付与花工。

吴绡尺幅写幽襟。
寸碧倚瑶岑。
地僻更无人问,山虚不在云深。

画梅乞米寻常事,却少高流送米至。


我竟长饥鹤缺粮,携鹤且抱梅花睡。

百年心事总悠悠,壮志当时苦未酬。

野老胸中负兵甲,钓翁眼底小王侯。

思量天下无磐石,叹息神州变缺瓯。

身世萧然百不愁,烟蓑雨笠一渔舟。


钓丝终日牵红蓼,好友同盟只白鸥。


投饵我非关得失,吞钩鱼却有恩仇。

肉锁双瞳一望迷,读书须是把头低。


路逢故旧初难识,笔落花笺或反题。


先代太师欧六一,当朝学士宋潜溪。

西府中枢,剖竹分符。
春梦后、一事都无。
传神阿堵,似者谁与。

鹤市南头,鹫岭清幽。
有贞观、兰若重修。
初春乘兴,蜡屐同游。

水上山前,柳底梅边。
启衙斋、只似荒园。
问君行部,管领谁偏。

乌帽华颠,酒眼诗肩。
这形容、不称貂蝉。
何须计较,且自随缘。

头颅如此,幸本来面目,差能依旧。
故我今吾形问影,媚骨几时消透。
客路栖皇,僧邻拣买,猿鹤窥空臼。

毛谢飙扶,肠凭酒涤,蹉跎身世如此。
汐社随沤,吴云泊雁,结习未忘语绮。
西窗嚼韵,惊梦里、睡夜龙起。

图画书之绪,毫素寄所适。


垂垂岁月久,残断争宝惜。


始由笔研成,渐次忘笔墨。

展卷徒为老大悲,形容将槁鬓将丝。


有时愤世空饶舌,何处谈诗不解颐。


足为无车行路健,心因多累记书迟。

平生非侠亦非儒,半世游闲七尺躯。


却为疏狂因偃蹇,未忘柔曼转清癯。


违时傲骨贫犹长,对客诗肠老渐枯。

水自奔流云自去。
雨自和风,船自风中住。
听到此心无著处,著来浑似沾泥絮。

忍飘蓬、少年才思,吟边无限僝僽。
江湖梦冷樊川鬓,一味阻风中酒。
君认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