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余泛观于天下兮,何者乐而谁者足忧。
忧于窘窘不得兮,乐尽万物而无求。


玩声色而弊形性兮,维造化之螟蠹。

颠毛种种齿浮摇,屈指交游渐寂寥。


时较半朝非是晚,路无数里不为遥。


子猷垂到复归去,安道虽知未易邀。

倚空危榭压城楼,千里风烟摄寸眸。


二华忽从天外落,三河直入坐中流。


何人解得为邦乐,有客难甘去国愁。

青鞋布袜绿蓑衣,满目秋江白鸟飞。


小楫扁舟乘兴出,斜风细雨钓鱼归。


有间茅屋临苍巘,寻个樵夫上翠微。

双阁壮缁林,一亭馀古屋。


庭垂祖师柏,风动禅房竹。


山禽语昼寂,岩花吐秋馥。

石散山形在,池乾水意存。


游心山水外,至乐不容言。

权门迹不到,颜巷自安贫。


独与圣贤对,更于灯火亲。


夜观常及子,昼讽直从寅。

端慕颜回乐,真同陋巷居。


息心容膝地,得趣满床书。


檠短灯宵永,窗明日晷舒。

衮绣辞天宠,岩峦选地偏。


横林水石处,曾忆钓游年。


旋马开新筑,焚鱼乐静便。

百岁休论七十稀,羡君林壤得熙怡。


赋归已久同元亮,至乐真能慕启期。


一壑过人聊自足,万钟于我亦何思。

赏花载酒百花洲,看雪开筵白雪楼。


不尽山川长在目,忘机鸥鸟自随舟。


当时一笑有馀味,今日相思翻百忧。

世味中人醉不醒,公归正似解人酲。


归云意思闲方见,瘦鹤精神老更清。


但与尧民时击壤,何须秦女会吹笙。

陶陶兀兀里,浑涵忘所知。


恍如天地初,清浊未剖时。


人苦前识尔,触物劳心思。

神既不外骛,气亦当自和。


松床荐石枕,偃仰得已多。


鼻息出入通,呼吸相荡摩。

卧听青松吟,起看白云生。


身心两无累,所至辄畅情。


岂特夸毗子,往往皆强营。

诗人有至乐,俗士不知味。
可以安贱贫,可以轻富贵。
可以履忧患,可以散淹滞。
黄阁仙人天上还,幽兴却寄溪山间。
横林深处起重屋,别有眼界非尘寰。
群溪东来向西去,流到龙溪两倾注。
道路传闻北守贤,就中清尚是河间。
辕门卧鼓军无警,幕府赓歌笔不闲。
只合论思居禁闼,岂宜留滞在边关。
已无亲养总寻常,独以官贫去住忘。
至乐蔼然依骨肉,求工无益悔词章。
出山最苦难低首,游世何容太热肠。
至人得至美,乃能游至乐。
兹理难与言,纷纷徒尔学。
五经陈纵横,夫岂非糟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