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袅袅风波又此秋,青溪几曲映清流。


疏篷剪烛人重话,短鬓簪花老渐羞。


杯影惊心倾海水,角声催晚逼城楼。

一尊辇下又重阳,世事经年足断肠。
晚岁几回容会合,横流何处问行藏?
名蓝思旧生天阔,丛菊娱人满座香。
钟阜持螯应见忆,别来诗鬓恐添霜。

海枯泣尽天吴泪。
又涨经天河水。
万古鱼龙,雷收电卷,宇宙刹那间戏。

帝恩犹戴天,臣土无一寸。


哀哀种树辞,百尔畴能听。


呜呼我先皇,没世幽忧圣。

孤疢锢南山,行行近天阙。


解鞍荒店小,回视白日没。


苍天何肺肝,露下百草歇。

孤臣泪蚀一方苔,阶下海棠今不开。


映日窗光穿几榻,藏山诗笔拂尘埃。


读书肯负当年意,换世馀供后死哀。

才老天心见,身肥义战强。


先师有遗句,晚节淬刚肠。


种菊承馀露,倾葵耐曙霜。

辛苦湖堂语,苍凉已十年。


锄奸终遂志,留命似符天。


昨扫铜驼棘,曾开角黍筵。

磊落平生志,常忧莫致身。


泪枯沧海变,任重白头新。


龙德当潜跃,天骄费扰驯。

观门迢递碧萝阴,尘迹空怀物外寻。


沧海月明人去远,瑶池秋晚雁来深。


孤云野鹤悠悠别,积水江枫夜夜心。

十年江海慕清芬,何事逢君又别君。


花屿到来应几日,茆山归去独寻云。


清溪碧水琴边落,黄叶秋声鹤上闻。

待铜街试马,奈海上、层阴如墨。
翠楼望春,东风无气力。
柳未全碧。

江南故事,杏子花时春雨。
怎绿萼犹开,点点沁至融酥。
细拨垆灰,嫩寒消得何郎赋。

矶上严城晚吹凉,淩风壮观补重阳。


柳仍婀娜秋生色,荷已离披水吐光。


风动白波寒楚佩,梦回青琐在江乡。

鹤发朱颜笑语温,隐君遥在水云村。
诸生久立尚书馆,一子新开御史门。
丹灶药垆堪逸老,锦衣乌帽待承恩。
丝磕元霜。
正宝阶荐熟,旧日鹓行。
金灵塞垣追马,哭拜天香。
及秋来共赏花尊,已过重阳菊始繁。
草木自荣霜后气,泽陂能纳国中喧。
坐娱光景宜吟醉,暂绝风埃得晤言。
一言恨晚见公诗,垂没犹轻不世辞。
天下士惭施正字,草堂笺在说微之。
笑谭况接衰微后,辛苦追寻写付时。
世有君臣始见公,更于诗翰叹孤忠。
尔来得句犹终閟,垂死伤心且未穷。
直道不回天下变,南园思续百年风。
盛时台笠却难忘,一赋都人已足伤。
高会及来随老辈,雅歌还得共斯堂。
兴微国俗诗将废,俯仰前尘地亦苍。
晴云欲雨北城根,草堞萧条风更喧。
人语桔槔鸣浅水,角声楼橹隐遥村。
迷阳已阻山中约,炙背真成野外言。
逸气棱棱隘九州,神交思苦入冥搜。
洗教凡骨尘俱净,挽起词源水倒流。
随物赋形均造化,陶情遣兴贱包羞。
别饯别尤苦,辗转那得寐。
后会倘可期,握手三致意。
连宵接软语,共说梦中梦。
聚行时未多,归骖忽已动。
我为饥寒困,坐遣恩义疏。
君固不忘我,我愧当何如。
自言勤教督,灯火与之对。
渊明定不孤,门户期汝大。
君能为置后,此意不可忘。
峣峣峙头骨,正好玉其相。
吾女去二稚,何处吞声哭。
忠孝果何辜,神理谅未烛。
英英君令弟,介烈夙所秉。
就死得处所,我意复何恨。
事故不可料,柯烂棋局更。
两家骨肉内,往往隔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