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声入高梧翠竹边,故携枕簟北窗前。
无端唤起江南梦,记得扁舟夜不眠。
池蛙联络声方旺,径草纵横势未锄。
不厌微凉生枕簟,只忧新蠹入图书。
风欺炊灶晨烟重,泥隔宾车午枕高。
谁记幽人张仲蔚,都将三径付蓬蒿。
湖水漫漫日夜添,芡芒蒲锷斗尖铦。
不须更问雨多少,且喜西窗青入帘。
旱潦苦伤稼,景象难休休。
老农早夜祝,愿见虞与周。
弥望泪欲滴,相对如楚囚。
华发负沧洲,星霜又一周。
未凭终夜雨,能洗隔年愁。
池草起吟思,树禽栖屋头。
山气空朝夕,晴云不可寻。
花颓将放意,鸟乱欲啼心。
飞溜当檐急,行泥几度深。
结宇崇岗曲,简旷成幽居。
何哉咎恒雨,连绵旬朔馀。
浓云肤寸合,昼夜惨不舒。
东君费尽春功绩,万紫千红竞容色。
岂知晴光变霪雨,故为芳程入衔勒。
柳腰孱颜珠翠重,棠腮泪落胭脂湿。
霪霖翳日月,穷巷变沟坑。
骤洒纤枝折,奔倾坏堵平。
蒙簦来客绝,跃甃噪蛙狞。
炎风杂海气,暑雨每成霖。
涂泥亲杖屦,苔藓渍衣襟。
念近剧怀远,涉浅定知深。
自念数年间,两手中藏钩。
于心且无恨,他日为我羞。
古老传童歌,连淫亦兵象。
高楼下枕鹅江曲,雄视神州一百六。
二水晴分素练明,群山晓望朱旗簇。
画栋崔嵬百丈遥,文窗绣户接青霄。
宿雨酣花黯未收,绿猗新涨小鳞浮。
柳绵欲下不成球。
飞沫卷珠过水面,湿烟拖雨上云头。
三月三日苦淫雨,春游无计令人愁。
云低暮色近垂地,风卷涛声遥撼楼。
青天白日果何处,急电轰雷方未休。
岁晏兼贫病,归心讵可论。
寒潮冰下咽,饥雀雨中翻。
野径苍苔合,山窗白昼昏。
春宵觅酒政无门,赐历还呼饮柏樽。
烂目尽教灯代月,轩眉偏喜岁逢元。
筵开玳瑁流杯换,歌踏毡毹舞袖喧。
朝雨不曾晴,扁舟涉险行。
云迷千嶂色,淙乱万滩声。
寥落春愁在,支离午梦惊。
看云迁,看雨眠。
菜甲冲寒出,蜂房背湿悬。
多病音书谁为寄,旧游踪迹尔堪怜。
一雨夏将徂,羁怀转郁纡。
山深变寒燠,雾重失朝晡。
羲御谁当挽,云师尔可诛。
天漏竟何如,他乡气候殊。
身常亲药饵,病不贷妻孥。
郡介江淮僻,城依草树孤。
江雨晴难得,炎风郁不宣。
湿蒸藏久药,润透读残编。
避漏移床遍,通明卷幔偏。
五月夏已至,经旬风尚寒。
怨咨堪暑雨,卑湿更江干。
小市慵沽酒,闲居耻素餐。
雷先惊蛰暗经春,野老传闻果是真。
黑雨连旬复连月,绿莓侵榻又侵人。
静煨牛火支寒骨,动借渔蓑覆病身。
陶家屋角树扶疏,纸阁萧然一榻虚。
墙缺暂教浓绿护,漏痕都似硬黄书。
悬河喜听乡人语,掀淖重邀长者车。
莲华寺外起风漪,腹疾愁霖促鬓丝。
卧佛与人分榻冷,湿云如我入山迟。
平芜上屋开帘见,饥雀寻巢隔树知。
皇天积雨何惨酷,贫贱知交益困蹙。
京师十日滞霪霖,星漏满床湿囊簏。
秦园旅客心孔哀,拥衾兀坐愁瑟缩。
今年芳信滞林端,寂寂山园意少欢。
黄鸟隔篱窥径湿,白鸥将雨送春寒。
坐销清昼翻书倦,起抉浮云拔剑看。
蠡城五月雨丝密,湿云压檐黑如漆。
街头到处水绕门,路上行人泥没膝。
舟子舣岸如蛎房,两月何曾脱蓑笠。
暑雨下民怨,惟予为甚之。
如何小斗室,竟作一方池。
沉灶古所叹,枕流今始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