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跻险筑幽居,披云卧石门。


苔滑谁能步,葛弱岂可扪。


袅袅秋风过,萋萋春草繁。

仙洲几千仞,下有云一谷。


道人何年来,借地结茅屋。


想应厌尘网,寄此媚幽独。

宝气何年夜发明,至今邮舍得佳名。


我来不暇寻光景,但爱锵金漱玉声。

火云千丈映溪山,正是人间行路难。


赖有道傍飞瀑在,喷霜翻雪作清寒。

独树闲堂少四邻,东风黄鸟唤行人。


若教飞上龙池柳,还忆家林薜荔春。

半亩桑麻绕舍青,雨馀晴翠入闲庭。


春来多少生生意,分付林扉昼莫扃。

屿南山水新宁少,况是君家茂林妙。
林间潇洒薜萝衣,双舄飘然淩翠微。


连岚过雨看城黛,片片云来度沧海。

琴边霜菊袭人芳,鸟外寒松落幔凉。


若道丘园心赏薄,渊明何事忆柴桑。

云影蕉台秋气清,半檐凉雨夜深情。


湘帘不卷犹残醉,遍向萧萧叶上声。

花里春云拂树开,半林初日映寒苔。


数声幽鸟啼来近,似惜红香落酒杯。

山盘霜韭夜中尊,细雨清灯竹下门。


不是少陵才独健,暮云春树更谁论。

竹里烹葵挂马鞭,松间敲火起孤烟。


谁知半向林中榻,无限风流寄辋川。

三绝韦编理尚玄,若为残帙究先天。


卷帏坐对梅花月,悟得羲皇未画前。

笑拂孤桐媚此君,似携馀兴度湘云。


夕林径小人稀到,弹与辽天海鹤闻。

海云飞尽见冰奁,止水无声堕玉蟾。


凉影满天秋袂冷,为谁遥夜独钩帘。

山下回溪溪上峰,清辉相映几千重。


游鱼出没穿青荇,断蝀蜿蜒奔白龙。


尽日浮云横暗谷,有时喧鸟语高松。

海浪如山不著帆,任风吹去渺茫闲。


谁知缘法有到处,少茂林泊处深山。

夹路松杉护午阴,南风吹透树中心。


一声婆饼焦何处,妙法莲花此妙音。

一味清风万竹阴,自行自坐见初心。


已抛仙侣枕中梦,能听老陶琴外音。

回头林谷已云迟,心不怀疑遁自肥。


有菊可寻方觉是,无根自药岂吾非。


危时一醉便为福,好客相过莫放归。

流水鸣沙雪涨溪,故人家住竹园西。
乱馀最爱诗能赋,寒破偏惊酒满携。
石壁松杉当夜落,野田荠麦望春齐。
南山起寒雾,雨气蓊林木。
但觉白漫漫,不见山下屋。
须臾逼昏黑,疏钟度幽谷。
风流人物总能文,洗我榛芜久离群。
意气扫除投老障,浩歌惊起住山云。
风迎小队春三月,天与湖庄景十分。
解鞍挥玉麈,亹亹笑谈清。
昨夜灯花喜,今朝乾鹊声。
兴同狂秘监,诗似老弥明。
三叠阳关声,两行铅水泪。
人方入荒陋,天或我遐弃。
雪山雁不到,音书何以寄。
海底宁有眼,幽暗鱼龙渊。
海底若无眼,何为腾腾光。
烛天定有明珠在,其下能令世间长不夜。
焦先但作蜗牛庐,真与蜗牛壳相似。
当时虽省营筑劳,把茅盖头已多事。
珏溪樵客意高远,几欲巢居如上古。
野水舟横行人稀,溪云断续树参差。
南来北去年年事,归鸟巢林只一枝。
洪波撼石响琳琅,细雨凄林色郁苍。
林密有溪穿水洞,石平随意作鱼梁。
桐江竟系炎光鼎,清渭全苏赪尾鲂。
叶茂林,报主颈血怨主心,心心爱主翻成怨,为主不死辱更深;
慷慨刎喉先主死,焉能视主汤火燖。
嗟哉累累若若辈,身濡鲜血献黄金;
缓死须臾竟死矣,遗臭万年讵可任。
惟有茂林终不死,长使忠义发哀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