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南陌春迟,翠盖萦惹愁缕。
乱琼时倚回风舞。
辽鹤返江城。

去国情怀,悲秋才调。
行吟莫恨知音少。
三闾哀怨此中遗,楚江何处无芳草。

溪曲抱村,竹深藏径,闲门谁肯临候?人日梅开,新年鸟啭,迎到东林故旧。
生计柴桑拙,叹仍是南山种豆。
田家隔岁重来,应笑菜肥人瘦。

花炮驱傩,纸钱祭灶,又到围炉时候。
儿女筵前,须眉镜里,怅我朱颜非旧。
看剪宜春帖,渐夜久灯昏红豆。

倚楼谁抱角弓悲,老去元方鬓已丝。


梦草青春成往事,看云白日亦多时。


荆花历历垂新影,棣萼离离偃故枝。

白首行歌空复春,萧然天地一闲身。


酒边象戏堪移日,壁上牛衣自曳尘。


带索荣公宁叹老,草玄扬子不辞贫。

雪碗冰瓯,笑腐儒酸味,这般萧索。
良友劝加餐,俄春意,融融暖回杯杓。
就中兽碳频添,更温肠新瀹。

西崦暮日,扇蔌蔌威棱,万花蔫谷。
冻瓦篆,鸳衾抱,余寒眠足。
塞雁初来,冷讯报、蒹葭江国。

墙倚秋千倦。
斜阳下、无端心事凌乱。
莺痴绿老,鹃哀红谢,韶华逾半。

刘均癖于诗,老大意转豪。


举目一世空,振衣千仞高。


左顾少陵杜,右盻彭泽陶。

探梅信。
看乍入新年,东风相趁。
喜词人依旧,韶光艳华鬓。

燕月随尊,楚云迷褋,楼笛记邀春浅。
近阁薇香,倚奁棠聘,天荒定无巢换。
苦修到梅阴重,云軿促归晚。

博山飞香霭空绿,大菊杯心凸金粟。


百幅罘罳障夜寒,歌台小妓吹横玉。


兰堂画烛如椽粗,楚腰魏鬓娇相扶。

阴崖月常昏,旷野日生早。


太行不通舟,车马畏鸟道。


草草度岁时,空慕茹芝老。

尘坌障双眼,闭门息交游。


圣经断金义,当从古人求。


清尊洗风月,非可与妇谋。

薰风入虞弦,万物阐生意。


图南岂无心,所恨老已至。


浮云翳高槐,缥缈动羁思。

明星灿白石,八极傍无端。


羽驾紫霞表,月窟春阑珊。


三元流珠秘,换骨初不难。

流俗厌拙直,对面犹褒斜。


冰玉漫坚白,锦绣矜妍华。


往往怪僻者,反为时所夸。

玉立自亭亭,翠佩凌波,红情映罗绮。
新绿芊芊,迎人犹似说,槛袂谁倚。
忍苦芳心,记纤手、丝丝曾系。

杏梁花气少。
曲池前度,水流云杳。
绛领青衫,回溯旧时襟抱。

水拂垂杨影,岸草浅碧东西。
红阑一棹,紫箫双桨,宜画宜诗。
倚秾阴、密誓鸳鸯,似夜光、缓约琉瓈。

银盘似玦。
一线参差,与团圞何别。
清宵笼碧,云路迥、照眼明珠如雪。

明月瑶台,凤箫吟绕千缕。
袖鸾回缓歌低舞。
襟蝶抱、温香软玉。

云衣五色,正秾占春芳,媚骄幽谷。
自有素心能解,红情偏足。
凝想洛阳故苑,步障暖、欢声京国。

一片凉飔,半规新月,绿阴浓树。
看舞风、宫袖低翻,素手弄香,都是幻云疑雨。
记得采莲浑如梦,对芳草、池塘怀谢浦。

醉里移帆去,向绣帏寻梦,依旧愁织。
浪迹春风,听邻舟歌笑,细声流隙。
一叶晴波隔。

看朱颜浅注,翠黛浓薰,消尽春风。
秋夜瑶台月,照翩翩锦队,列列芳丛。
似还鬓影离合,环佩碧玲珑。

河图一画人文现,书画已在羲皇时。
鸟迹科斗又继作,象形取义日以孳。
肖形求贤在商世,书画从兹分两歧。
纪实王生在,还因识草窗。
读书名不涉,晓法化能襄。
酉水遗波远,辰山宿草长。
树转晴光,逗纤云、又著丝丝残雨。
芳辰细数,误了听莺佳绪。
文园病起,渐消瘦、柳嫣花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