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芳芳相竞满幽池,洒露凝烟百艳迷。


风散萍开菱镜出,美人相对晓妆齐。


旭日初临光倒送,愁红倚碧看疑梦。

天池水落华开莲,绣衣呼宾倾玉船。


赏花对酒诵佳句,香彻鼻观头风痊。


韩公思摘太华实,陶令不结东林缘。

拥红妆,翻翠盖,花影暗南浦。
波面澄霞,兰艇采香去。
有人水溅红裙,相招晚醉,正月上、凉生风露。

环佩临风,楼台写影,咫尺璇源路近。
秋色共、湖光无际,疏香背、冷雨暗引。
记年年、翠陌笼鞭,是几度、神往菰芦深隐。

近来瘦。
还如蘸水拖烟,渐老堤柳。
欲寻云际岫。

十顷狂风撼曲尘,缘堤照水露红新。

世间花气皆愁绝,恰是莲香更恼人。

红红白白两般栽,浅浅深深一气催。


但爱透从清水出,不辞脱自淤泥来。


随花着盖相依立,聚菂为房忍擘开。

香山老矣,正商量不下,去留蛮素。
独立踌躇肠欲断,一段若耶溪女。
水底新妆,空中香袖,斜日疏风浦。

芙蓉世界水为宫,宴处铿轰沸鼓钟。


后乘舞妃香十里,月寒谁见晓骑龙。

是谁裁、轻冰一片,采莲莫便忘藕。
湘波一勺刚盛住,又学翠盘珠走。
才入手。

恁纤纤、两头兜起,芳心收束无限。
吴侬错认瓢儿菜,怎把冰绡轻换。
君试看。

莲叶。
莲叶。
掩映画裙金蝶。

娇云含靓雨。
正金明池边,润回芳础。
十里风荷,绕苑墙西望,翠深银浦。

榜眼莲花,早忏尽红情,暗渍冰麝。
素靥含娇,禁得伯时描画。
西子粉爪留痕,恁摘得、玉瓢无靶。

百花落尽,只榜眼、莲花长好。
甚老去张郎,脸霞红褪,犹著白衣待诏。
千岁辽东霜翎鹤,算十倍、雪儿难老。

不绯不紫,是榜眼、莲花一瓣。
与脉望圈儿,香芸叶子,好结书中伙伴。
露冷瑶房轻轻坠,了不觉、粉痕销减。

障秋晖、亭亭青盖,瑶华一二三朵。
无情有恨何人见,月晓风清欲堕。
花雨过。

是天生、银船一叶,宛然盛得愁住。
莲衣落尽深红色,姑射冰肌偷觑。


双白鹭。

天机雪锦织鲛绡,艳朵亭亭倚画桥。


无垢自全君子洁,有姿谁想六郎娇。


翠房分菂莲须褪,玉藕抽丝暑叶摇。

花片轻盈小似瓢,洛神龙女夹吹箫。


仙衣制就裁江练,又剪鲛人几幅绡。

避世曾师河上公,丹砂换骨御罡风。


谁言汉广莲舟小?


大地元浮月镜中。

曾闻佛国有莲台,人向花心结圣胎。


莫讶红香浮小艓,前身原在蕊中来。

彩虹摇曳挂轻帆,万里星河夜往还。


遥望东溟平似镜,青螺一点是蓬山。

盈盈秋水坐来清,倒映莲花锦浪明。


乘兴寻源那得尽?


银潢深处近瑶京。

啸傲江湖自岁年,轻舟一瓣摘红连。


主人惯向烟波住,不学天仙学水仙。

青萍乍破,绿叶低翻,掩映遥天罅。
香心撩惹。
还剩有、珠颗盈盈欲泻。

自漉纱巾,向年年记着,重阳开宴。
新咏漫传,芙蕖盛时同见。
潜教换叶移根,恨步屧、东篱迟晚。

六郎风貌。
此语轻诬羞不道。
翠盖红裳。

落日断霞明,荡漾轻圆,荷盘泻铅水。
风揭霓裳,群仙摇佩,玉羽盖纷起。
已敛还开,棹歌远、微闻香气。

如镜平湖,菱洲深处堪归。
绿幕红栏,画船双桨轻飞。
风荷窈窕,映玉人、浅碧罗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