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冯夷仙人冰玉莹,绿盖云鬟踏明镜。


嫣然一笑隔烟波,露湿胭脂容貌正。


道人心地亦清雅,不染淤泥出正定。

历尽飞泉到上头,白云回望满皇州。


千峰不断秦关色,万壑长悬汉树秋。

片片青霞屐底移,半空岩壑转逶迤。


悲风万里来三蜀,落日遥天断九疑。


渭水秋光犹殿阁,昆池寒影自旌旗。

五夜扳萝到绝颠,俯看城郭带秦川。


携将太华峰头月,独听终南树杪泉。


千里河山朝白帝,九霄云雾失青莲。

缥缈青天华岳西,万峰云色绕丹梯。


行窥日月中华尽,坐倚星辰太白低。


阴洞古坛犹积雪,断崖飞瀑几留题。

沿洄洲渚异,演漾水云空。


绿荷初冒日,青蘋解起风。


唳鹤横天迥,眠鸥炯云同。

西湖西山坡,水乐洞之侧。


有池当轩绿,有花当夏白。


风润脉柔茎,午芳擅正色。

莲花法界走舆台,两扇香风为我开。


藜藿皮毛消不尽,若为回向我如来。

溪山八面翠环城,欲认君家路易明。


无数垂杨遮不住,好风吹出读书声。

浮霞墩后月湖前,只合君来占数椽。


如此荷花云锦地,可无书画米家船。

酪浆冷浸金盘粉。
玉友浮新酝。
如君真是酒中仙。

素质盈盈绿盖张,肯同媚眼醉斜阳。


俨然玉井风姿异,无此冰壶月色香。


天地一空谁染着,水云十里自清凉。

啼烟禽鸟役羁魂,又泊寒崖近水村。


暗谷霭深迷树迹,败塘水涸见莲根。


自收堕叶投官店,谁缚枯藤锁庙门。

老僧眉毛霜争妍,重补袈裟防雪天。


闲看青山忙看水,庵门不掩今几年。

山枯叶落晴纷纷,莲花洞前流水分。


流水自送夕阳去,洞上白猿啼白云。

水风叶底波光浅。
亭亭翠盖红妆面。
六月下塘春。

金莲花甸涌金河,流绕金沙漾锦波。


何意盛时游宴地,抗戈来俯视龙涡。

好花移入赵家堂,当日谁将比六郎。


解语自能留醉客,倾城元不数诸姜。


小池幻出西湖景,美种分来玉井香。

若耶溪上我曾游,不似君家景致幽。


别有乾坤藏雨露,更无花卉并夷犹。


袭人香气清吟骨,蘸水浓妆豁酢眸。

谁移仙种自濂溪,几朵红妆出水齐。


帘幕风来香远近,阑干月上影高低。


但教有酒供清赏,不怕无诗入品题。

绿水薰风出绛莲,濂溪丰韵小窗前。


清标不愧名君子,窈窕何曾让水仙。


丹脸笑回霞彩艳,翠钿香浥露珠圆。

城市红尘徒扰扰,百年曾见几人闲。


共寻散发乘凉处,爱尔幽溪茂树间。


擘荔似擎寒水玉,观棋疑入烂柯山。

郭外园林集众芳,小溪穿竹绕横塘。


花帷密簇千重锦,酒气微薰百和香。


避世共耽泉石癖,闲身同寄水云乡。

暮冬雪寒风飘飘,湘城冻酒甜如蜜。
倾杯欲饮复推去,空对江山坐终日。


漓江太守神仙人,双罂远致莲花春。

好翁和了碧桃咏,并欲尽赋园中花。


思迟才退句未吐,高篇已捷老柏涂。


此花蔓生枝自劲,天水碧染雪藕纱。

园古草木茂,气和休祥集。


老堪寄一廛,当此三江入。


绿蕉隐轻雾,紫葩垂巨实。

鸟飞池曲冒尘埃,眼看莲花叶叶开。


行李偶随孤艇出,好风飘寄一枝来。


雨中秀色供吟眼,风外清香入酒杯。

初疑云母光相射,又似秋蝉翼乍枯。


智慧有灯千佛供,菩提叶巧一灯孤。

一枝倾国又倾城,笑并香腮百媚生。


湘浦二妃窥宝镜,星宫双六下银泓。


金波影俪婵娟巧,玉露心分沆瀣清。

水仙微步碧玻璃,家在湘湖西复西。


清欲濯缨长在水,妙曾斫鼻不污泥。


已知净社曾参问,合是濂溪善品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