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李青莲居士为谪仙人,金粟如来后身,良是。
“海风吹不断,江月照还空。
”心神如在。

远愁高树共离离,风逆潮声上浦迟。


海客市中烟起处,江僧阁外雨来时。


船归杳霭唯闻橹,店隐苍茫不见旗。

思君曾此望西州,谁信归来得共游。


只是当时旧山水,如何重看不胜愁。

平生最赏荔枝名,手植芳根傍草亭。


嘉木亦知人意重,着花不待一周星。

谁把人间比梦间,本来梦觉两闲闲。


清风一枕北窗下,游遍江南多少山。

寸根九节结孤芳,青剑凌波日日长。


幸有仙方辨真赝,医师休更进菖阳。

乔木森森借绿阴,曲塘波影漾疏林。


龟鱼不用愁清浅,藻荇菰蒲隐映深。

旋凿幽池象玉圭,莲开红素两相辉。


年来居士心离垢,天女从教试染衣。

收拾群英赖化工,嫣然红紫自成丛。


四时不绝芳菲意,谁谓春归阆苑中。

尽道幽兰是国香,沐汤纫佩慕芬芳。


何如邂逅同心士,一吐胸中气味长。

团团双桂拂茅斋,虚幌疏棂尽日开。


会待秋高风露下,清香飘泛月中来。

槛外新篁玉笋抽,和烟滴露碧先浮。


此君一日难相舍,疑我前身是子猷。

雪避繁华叶胜云,野亭秋后露苞新。


橘中不减商山乐,留与昂藏四老人。

病翁饵药欲扶衰,自斸霜根种种移。


端为出山成小草,白云深处养青芝。

并蒂芙蓉出绿波,靓妆鸾鉴照双娥。


风清月晓微开处,无那幽人独见何。

曲塘如磬何曾有,坐想萦山更带林。


花圃夜来春雨足,漾舟应试一篙深。

闽岭风尘旋扫空,挽回春色到花丛。


长红小白参差见,便觉丹青入手中。

薝卜同林一等香,芝兰在室不知旁。


而今阅世如翻手,底处交情有许长。

公家爱竹传闻旧,要看凌冬色不浮。


日报平安何用许,至今好事想风猷。

种橘洲边何似好,离离丹实斗鲜新。


千头岂为封侯比,留得芳香噀后人。

春院花香透白间,梦馀风景似萧闲。


只今是梦谁占梦,却笑沩山问仰山。

苍梧云隔漫烟波,露后谁怜泣女娥。


会道洗空千古恨,石心今日奈渠何。

休论雪窦与云峰,且看天台剑戟丛。


万水千山来阁上,一花六叶现池中。


谁将色界填空界,不离香风席祖风。

水绕花宫隔世尘,十年登阁悟前因。


白莲影现池中水,半是匡山社里人。

石桥飞锡断遗踪,挥麈谈禅想旧丛。
万萼莲新青嶂外,十围松老白云中。
他年宴坐开华构,当日咨承拟顺风。
双莲争秀漾清波,雾卷烟收认两娥。
枫落澄江秋欲尽,半池霜倒奈愁何。
千尺杉前帝释宫,种莲不用百花丛。
石桥路近横天外,池水光寒坐槛中。
红日几窗新活计,白云香火旧家风。
小阁幽深枕浅波,直疑湘水见英娥。
不将诗酒频料理,奈此风前二妙何。
佛陇遗芳鲜俪踪,王张三观揭禅丛。
圆明珠系衣襦里,净妙莲生湿淤中。
再现石桥真法界,重兴银地旧家风。
应真飞锡霭灵踪,智者遗杉尚灌丛。
宝构迥临清鉴上,妙莲高擢污泥中。
甚深秘藏资谈席,最上真乘振祖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