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莫道秋光不入时,寒芳满径露盈枝。
平生自有中黄色,肯愧陶潜五字诗。
众花不似此花清,老圃秋容别是情。
一自渊明千载后,相知还喜有先生。
几年重九客金台,此日芳邻送菊来。
绿酒未篘尊寂寞,白衣望断思徘徊。
囊茱人事随时俗,落帽风流属俊材。
春初卧病及秋深,篱菊阑珊碧草侵。
赖有故人相爱厚,一株无惜慰忧心。
闻道君家菊满篱,无由一到赏芳菲。
梦魂忘却身犹病,几度吟敲花外扉。
伏卉犹留最后枝。
篱边寒蕊已当时。
移来并作山斋供,金玉为缘亦是奇。
泉明采后有遗芳。
处处作重阳。
蟹紫更花黄。
节过重阳又一旬,白衣送酒更无人。
含情脉脉如将吐,笑口留开报小春。
久滞兰城厌海滨,阴云不见日华新。
为因种菊情偏恋,冒雨初开送主人。
帘暮暗生香,奇葩胜艳妆。
不随秋草萎,独立傲繁霜。
平生汪子交情厚,十年同巷更稀有。
日日天衢比马归,夜或纵谈月挂斗。
心亲直置形骸外,岂有物色阻携手。
学画衰年亦大难,宋元粉本半丛残。
别情湛湛长江水,黄菊花开枫叶丹。
漫从篱下采黄华,风露凄清且闭衙。
好是春风三二月,莫教孤负上林花。
为寻佳种几徘徊,手取灵根绕砌栽。
孤负重阳时节好,连朝风雨不曾开。
袅风惊未定,溪影晚来寒。
不得重阳节,虚将满把看。
神仙谁采掇,烟雨惜雕残。
菊花开近碧兰花,草阁山亭趣日赊。
秋色不关游女鬓,光风来泛野人家。
餐英饮露从吾好,序谱评香孰尔瑕。
随班曾赋御前题,携得秋香满袖归。
自愧恩光无补报,西风篱落思依依。
御袍黄间状元红,剪刻原归造化工。
陶令归来秋正好,可能无酒醉西风。
自冒新霜韵越清,漫云鉴赏欠分明。
知心元亮交无迹,寿相龙眠画入情。
敢为晚年移素守,直从淡处得高名。
分手半秋矣,金粟又飘香。
对兹云外仙艳,月姊忆瑶光。
不惜兔惊折取,好趁鸾飞寄与,镜助晓来妆。
云片斜飞,晴宇顿高,天气初肃。
闲吟谁话秋心,冷趣半归新菊。
今年寒早,故应才近重阳,幽香堪摘都盈掬。
淡艳容分,浓香莫辨,瓶胆井泉闲注。
孤秀堪伤,簇影自成佳侣。
正天气、新冷催霜,伴仙客、不眠凭树。
一曲骊歌起。
太匆匆、神仙梅尉,移官镜水。
独有琼林佳话在,艳说状头名字。
绕径秋容静。
却喜花开并。
倚槛频看,抛书欲问,自饶佳景。
琉璃砚匣尘不生,墨君管子相逢迎。
纷披红紫何足貌,此中寄托殊遥情。
冰霜肌肤旃檀心,大罗仙子来玉京。
九日仍良宴,三年记此亭。
寒花还粲粲,衰鬓转星星。
薄宦惊离合,浮生任醉醒。
佳节强人意,清樽洗俗愁。
乍收桐叶雨,放出菊花秋。
眼底山川胜,吟边草树幽。
一岁所馀秋有几,重阳偏与老相催。
每怜白发能长健,虽爱黄花亦懒栽。
好景游从须好友,新诗风味似新醅。
常怜避俗翁,寄傲谢簪绂。
三径竹虽存,苦乏杯中物。
采采黄金英,篱边空伫立。
玄冥用事久,百卉不复馀。
今晨转阳律,始见天地初。
黄花独何事,佳色炯自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