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清献祠前秋水清,郁孤台上暮云平。


江关粤峤开雄镇,玺敕兵符借老成。


正以冰霜论节操,须知鱼鸟避威名。

赠言纷授简,祖席迥临城。


奉使怜遐域,群公荷别情。


漓波经地险,桂树向冬荣。

山隐韶音洞,江横舜帝祠。


旌旄勤出饯,岩石借题诗。


客路春梅色,湘洲碧草辞。

春游处处屐堪携,看遍青山暮霭低。


高兴又闻寻覆釜,伤心应不到藤溪。


梅花绽尽香犹远,柳叶开迟色未齐。

屋角远山浓睡,暗愁百五。
渐春城、日影暹漏,云叶烘坼,蝶娇蜂妒。
花半醒、扑袖香风;草初晴、没鞋珠雨。

平芜到海,螺黛遥浮烟际。
任摇兀篮舆徐转,树隐招提。
石屋阴寒,散珠跳玉雨霏霏。

略彴凝霜晓不干,竟无人迹白漫漫。


马蹄踏破铅华色,得似鸳鸯瓦上看。

山腰云掩翠光微,远见云浓近见稀。


对景漫思高彦敬,怀人常忆米元晖。

烟霞片片染衣裳,手拂凝尘坐竹床。


晤对少时如入画,淹留竟日自生香。


杯呈浅笑花浮面,曲度深宵月过廊。

揽胜来当禊祓时,篮舆穿树影参差。


关心风日今朝好,过眼湖山此处奇。


碧海天低龙过晚,苍崖云挂鸟归迟。

荒服垂衣日,三苗格命年。


鸟耘千亩藉,龙御九疑烟。


蒲坂征云外,苍梧落照边。

荣名众所慕,隐趣良寡知。


君子苟明此,意美神自怡。


伊人习嘉■,远与尘世离。

居人愁梦寒不续,唾壶红泪冻成玉。
陡觉罗浮起胸臆,柔肠耿耿贮寒绿。
濡毫和泪写春怨,一幅生绡灿华烛。
巫阳溺职青春谢,瑶草东风十七年。
我读君诗三太息,暮云如絮雨如烟。
三十年华过鸟催,年时謦唾尽琼瑰。
玉楼一赴文章贵,长吉公然是鬼才。
石路高低野草馨,弯环城郭绕云屏。
形家偏说牛头样,锁住虞山一半青。
揽胜西城酒乍醒,望湖还上望湖亭。
可能容我辛峰立,分占虞山一半青。
曩代风流不可稽,明湖柳老夜乌啼。
即今馀绪无人赏,尚有虞山赵古泥。
旧事凄凉不可听,桃花扇裹感飘零。
春灯燕子都消歇,愁绝江南柳敬亭。
风萍殊偶尔,登眺亦相从。
南郭一为别,西山无此踪。
孤吟籍衰草,遗响咽寒松。
山门何代启,草路没高岗。
独鸟骇人影,幽花扶女墙。
萧台吴鹤市,言墓鲁灵光。
日淡寒皋雪树枯,若为千里进生刍。
绛雪楼笔求难再,黄牡丹诗赏遂孤。
他日藏山司马在,而今述古老彭无。
邓子儒林秀,婆娑六艺场。
定居文学传,奚忝子游乡。
古树藏云暗,空坛抱月凉。
我从城北来城西,正中日影已渐低。
琴川七道响如箭,日月湖好分东西。
言游虞仲两高卧,冢柏高与浮云齐。
苏公手迹十四书,张丑藏经几晨夜。
蜡笺久作烟云空,粉泽谁看风雨下。
先生真放本精微,后人伪体徒奔泻。
东坡昔作骑鲸游,斯文冥冥若长夜。
传流片纸万牛回,想见挥毫一鸟下。
细看浓抹如眉阔,肯使奇才任胸泻。
春山百叠倚晴空,应接峰峦路不穷。
僧舍半开红雨外,女墙长在翠微中。
全吴地尽云依水,平楚天低草飐风。
解官已作吴中隐,携客同登湖上台。
峭壁日穿云窦破,飞泉风拂雨珠来。
山光绕户开图画,湖景浮空落酒杯。
湖霁浮银镜,山围列翠屏。
层台临拂水,曲涧似兰亭。
莺语岩花媚,龙归洞草腥。
西风搅桂树,落日明枫林。
游子怀归期,予悲渺登临。
虞山一何高,湘水一何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