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游子客为家,妻孥不相顾。
年年尚湖滨,行尽虞山路。
夕阳明水村,沙岸摇烟树。
石洞何年辟,山灵变幻奇。
垂岩开异境,裂石见深池。
啜茗云生岫,寻诗藓没碑。
郁郁破山寺,琳宫入翠微。
暮烟迷竹径,新燕叩禅扉。
谷静鸟栖少,春深客到稀。
觅路下中峰,松阴翠霭浓。
寺围山四面,云暗树千重。
花气曛晴日,尘心洗晚钟。
绝顶忽逢涧,巍然驾石梁。
水从何处拂,山到此中央。
芳树笼城碧,晴川入海黄。
此门何日辟,宝剑掣风雷。
石状白云乱,崖分青嶂开。
奇峰从地起,灵穴透天来。
儿女千秋恨,诗人莫漫题。
至今封赤土,犹说望青齐。
日落江涛远,云归墓木低。
仙人居石屋,涧水响潺潺。
绿绮奏当牖,白云常闭关。
幽花随意放,好鸟自知还。
林尽水淙淙,寒泉泻百重。
云根飞素练,石罅走吟龙。
活火因风响,新茶浥露浓。
惘惘辞家去,西风送短桡。
碧山新过雨,红树晚归樵。
短发经秋落,华年逐水消。
杖锡虞山北,春风忆旧游。
翠厓云每集,丹壑水争流。
染翰超怀素,哦诗继惠休。
踏遍青山千万重,藤萝落落挂长松。
昭明台下寒烟覆,虞仲丘边碧藓封。
丹井凿时飞去鸽,涧泉流处破潜龙。
下帆寻旧泊,投暝识岩扉。
径寂疑为客,灯明宛似归。
随风群木响,欲雨一峰微。
片帆千里破霜行,亲旧分携怅别情。
共以岁寒疑远道,俱将春暖订归盟。
梅开江上三冬白,雁度虞山一画青。
三凤生非偶,苞文众所惊。
远从丹穴出,一向阿巢鸣。
日月回毛羽,云霄列弟兄。
昔在虞山下,尝为孙楚轻。
叱予当客面,羡汝有才名。
岩瀑侵衣湿,湖波接眼明。
中阳山人思超逸,图写江山用金碧。
沧海红尘几度飞,尚有人间留妙迹。
层峦万叠烟雾浮,禅宫道院当山头。
海虞倏而增形胜,千载雄图百日劳。
崇堞迥临明镜绕,飞楼斜倚翠屏高。
月中雉形生瑶色,云里龙文动彩毫。
故乡谁不怀,名山矧余慕。
一为尘迹牵,遂阔赏心晤。
偶值芳岁阑,遥泛沧洲趣。
虞山老桧三株青,斗坛半掩招摇星。
道人丹成化鹤去,三桧夭矫飞龙形。
是谁手植经千载,曾见昭明读书在。
湖边春草忆佳期,重放扁舟夏木滋。
游戏自来通绘事,安禅久已废吟诗。
半江塔影迎帆远,曲巷经声出院迟。
翩然水上见惊鸿,把烛听诗讶许同。
何意病夫焚砚后,却怜才子扫眉中。
菖蒲花发公卿梦,芍药春怀士女风。
草堂寂历自禅居,山下春光正祓除。
邻犬人归纤月后,木鱼风落妙香初。
萧疏远岫云林画,映带清流内史书。
枯泪沾巾鲠别言,旧时相送更谁存。
白云空望吴山远,黄绶虚荣楚水昏。
看尽家人离乱数,未完婚嫁往来烦。
漓江秋谒上皇祠,今古平观世未移。
民愠此时无用解,天风何事尚频吹。
山连韶石云归晚,雨暗苍梧雁度迟。
有客不得志,独立吟秋风。
乾坤忽动色,万古来胸中。
俯视浊世人,扰扰皆沙虫。
痴黄小筑傍溪湾,松径萧萧木叶斑。
秋静绝无游屐到,一峰苍翠板桥间。
半岭穿城起,千岩带雨探。
楼台连竹树,市井隔烟岚。
岸帻行丹嶂,支筇俯碧潭。
惊飙不暂息,惨澹昏复昼。
默坐兀若痴,出门逐朋旧。
循城绕而北,迤逦穿岩窦。
诗成忽忆秦宜叟,曾话虞山好景来。
飞瀑珑玲满松桂,晴岚深浅出楼台。
买田阳羡终难必,迁鹤辽城岂重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