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嘉鱼荐宗朝,灵龟贡邦家。


应龙能致雨,润我百谷芽。


蠢蠢水族中,无用者虾蟆。

不肯爬沙桂树边,朵颐千古向岩前。


巴东峡里最初峡,天下泉中第四泉。


啮雪饮冰疑换骨,掬珠弄玉可忘年。

石溜吐阴崖,泉声满空谷。


能邀弄泉客,系舸留岩腹。


阴精分月窟,水味标茶录。

虾蟆虽水居,水特变形貌。


强号为蛙蛤,于实无所校。


虽然两股长,其奈脊皴疱。

密疏即储胥,指言刀锯馀。


难排赵高鹿,竟葬楚江鱼。


愤魄栖长濑,冤氛犯太虚。

虾蟆好居水,背水以自濡。


不知背上味,乃与众水殊。


品第高水经,煎茶必来须。

虫鱼千万族,一一异状貌。


飞潜同一性,巨细何必校。


彼微水中蛙,四足伛而疱。

丹墀万字中兴策,西蜀人材待细抡。


好把玉蜍留水去,直言莫问近前嗔。

桃李端须着意栽,饱闻强国视人才。


而今学校多蛙蛤,凭仗何人与洒灰。

龙雀东南白虎西,从渠吞月罪应齐。


吴烹卤馔吾何择,不更攒眉吃水鸡。

瓶水才添起小澜,爬沙手脚恣盘桓。


通宵呜唤知何意,且说盆池不属官。

周公洒灰垂典教,为尔朋徒多取闹。
如今大索不相容,省口何如且泥淖。
我读柳侯诗,不见虾蟆篇。
所亡谅非一,抚卷为慨然。
不应流落人,吟咏亦不前。
翠壁千寻百丈溪,山回路转野人迷。
虾蟆洞口清泉水,流出岩前未足奇。
夏雨下数尺,流水满池泓。
虾蟆为得时,昼夜鸣不停。
几日饱欲死,腹圆如罂瓶。
水晶宫中玉虾蟆,多年栖息嫦娥家。
忍饥不及一夜啖明月,天帝怒尔谪下三峡脚手犹爬沙。
婪酣大肚饱清气,但见琼流珠液百尺垂唅呀。
平生一壑清濯裳,爱泉谨护如堤防。
酌饮爰至虾蟆涪,水经第四源流长。
天教神禹使壬甲,幻得蟾蜍半山压。
虾蟆胡为亦水族,形貌百丑谁尔怜。
天阴雨湿得快意,鸣声呷呷何嚣喧。
才离泥淖矜跳踯,脚手那解高攀缘。
积雨腐万物,吾庐亦颓压。
虾蟆何无厌,短腹犹呼渴。
吾欲携两股,掷之沧海阔。
坐卧兼行总一般,向人努眼太无端。
欲知自己形骸小,试就蹄涔照影看。
天公磔蛙死,堕地化为石。
魁然此江郊,面滞苍烟色。
葱茏一拳青,凝湛半蒿碧。
石窟昔藏金,蟾光射百寻。
今朝在何处,山景正阴阴。
千峰来南兮万马奔,翠麓却立兮如饮江之鼋。
湫灵沸黑兮神物生,云雾昼晦兮风憀慄而凄清。
我爱滩泷㶁㶁兮寒濑齿齿,浮我江䑳兮岁不知其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