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南沟水流,西北浮云翔。
世事多变幻,耆旧言之详。


耆旧今为谁?我友金粟香。

深沈仙洞锁神清,万壑松声不似晴。


宿草它年空怅望,生刍今日寓精诚。


山川气象浑如旧,剑佩风姿俨若生。

屡报银台给事中,忽闻唤渡浙江东。


长安幸免手遮日,圆峤莫嗟船引风。


廪继真祠身暂逸,班联内阁眷方隆。

敢谓封伦据此床,幸从科级绍馀芳。


紫薇继直中书省,丛桂犹为同舍郎。


太史书传得杨恽,渭阳情厚为秦康。

漕台生处寝之床,丛桂还分一叶芳。


红药阶边怀老谢,桃花观里忆刘郎。


首烦贤舅书增喜,想见慈亲色更康。

为亲敢说宦情轻,公退委蛇懒自营。


朝路一时偕寸进,适斋新句已先成。


圉师况复今同里,武子非惟爱外生。

东塾谈经岁月轻,外家生长复何营。


王生此舅若无有,杨恽一书安得成。


首寄新诗钦厚意,却思往事念平生。

山深元不羡棼华,廿载畏途岂足夸。


云水堆中须着我,蕊兰汀畔未移家。


马驰栈道曾吹笛,船过瞿塘强看花。

往时挟策走遥峰,大似化缘历万重。


行脚僧疑孙行者,叹时公是鹿皮翁。


诗评梓里声难协,酒放柴桑趣可同。

万里金门归,拜命重悚侧。


陟岵役非劳,分符思自剧。


贱子本迂疏,阅时滋颇僻。

载瞻清像念飞黄,四十馀年驹隙忙。


玄泽几回遗我恨,青刍无地为君将。


鹤鸣华表今何世,云覆仙潭有故乡。

衡门依旧小溪环,一别重逢十载看。


宦辙莫疑轻去住,世情更历几寒酸。


出场戏里真成戏,着力难时未是难。

半空飞舄来过此,物态悲欢取次看。


新雨室兰随地长,故园风木各天寒。


江鱼泼剌音书少,路马驱驰驻足难。

清江已解观澜意,又向灵川看逝流。


正派本来浑一脉,光风在处正相求。


苍连岭表千山树,爽引江东百尺楼。

向金陀、浓阴曲院,垂垂犹带清露。
主人投客含消味,早是玉壶无暑。
精舍古。

忆昔秋斋听夜鸿,忧时亲见老成风。


卅年残客垂衰白,重到修门怆软红。


曲突徙薪皆历验,党牛怨李亦成空。

柳恽洲前咏白蘋,宦游蛩駏几年亲。


酸咸淡后休论味,来去生中各剩身。


笑我鲈莼非早识,输君虾菜尚随春。

犹忆归淮甸,何期陷敌尘。


只闻残破惨,未得死生真。


梦不谙长路,书难附便人。

御屏往往题名字,朝路彬彬蔼荐书。


天许留中监邸奏,日求补外得堂除。


暂烦龙种司瑶籍,行立鸳班侍玉舆。

浓露微霜菊正开,红梨紫栗共衔杯。


云山百里头俱白,十五年间三度来。

别君浈水上,且与尽离觞。


此去乡园隔,谁怜道路长。


江流秋浩浩,城树晚苍苍。

海上魏公子,风流忆汉貂。


别来良契阔,时节竟萧条。


岁暮沧江远,天寒白鹤遥。

家乡消息乍相闻,何事浮踪隔雁群。


吏隐不堪山路渺,书来刚及楚兰薰。


天涯暂得舒怀想,花底何时共苾芬。

系出文华学士公,谁知异姓本同宗。


相逢共诧形容老,入觐应夸步武重。


燕马春郊肥苜蓿,淮船秋水映芙蓉。

鲁卫无公族,松楸有故枝。
尚怀行露意,空及采蘩时。
岁久愁风雨,天高冷梦思。
二雅沦胥久,诸陵陟降悬。
书同西狩日,客在北征年。
旧德留乡社,中人食祭田。
飘然六出舞长空,四顾楼台玉砌中。
却被两般来点破,鹤呈丹顶树头红。
符竹剖千里,休戚系一方。
田里息愁叹,民安由吏良。
方今重兹选,俾近天子光。
少时所学苦,食檗日自强。
壮岁从宦清,饮冰中刚肠。
阳安百里地,邈在天一方。
一笑相逢句曲天,别来十五换流年。
忍思渭上琼瑰咏,无复通泉宝剑篇。
北渚春回芳树合,西山日暮碧云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