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置一榻在西堂,南风北风俱得凉。


轩窗开辟无壅塞,枕簟照映生辉光。


前有秋花闹如锦,乘时吐秀争煌煌。

西菩无道潜,西林无义铦。


两山钱塘湖,鱼鸟空毫纤。


咄哉简敬叟,老丑复何有。

纨扇欲抛还举,水沉将尽重添。
南薰微透水晶帘。
纹浪忽摇冰簟。

黄花何太瘦,偏足映癯儒。


爱客留诗句,呼儿续酒壶。


径疑陶氏宅,门岂陆家湖。

敢负心期力已非,年来多病愿俱违。
门庭既立仍虚待,云水行看此地归。
横出一枝犹寂寂,曾经三棒自依依。
插将茎草地逾幽,况有长松溪水流。
四面尽容千指绕,一劳便可百年休。
梧桐已种宁忧凤,江海无机自任鸥。
雾气疑成雨,终风亟挫春。
祗惊天洒砾,宁是暮吹尘。
大旆亡空泽,奔车偾要津。
钵饭馀香著一身,竹房宜贮客囊贫。
诗篇或许超名辈,道行多惭让别人。
石窦纳风泉响细,金轮承日塔光新。
范蠡不归吴,鲁连东泛海。
当其纵目时,长有青山在。
我今囚一官,宅舍不容改。
好去三摩地,相逢两会家。
禅心究实际,慧眼绝空花。
闻在东林日,常烹北苑茶。
颓龄欲餐菊,黄白何所分。
黄者色弥胜,白者气逾芬。
凉风起天末,百卉徒纷纭。
孤云无住亦无依,长向空中自在飞。
情素本来无一物,何须惜别更留衣。
武陵回短棹,庐岳住高秋。
旧路皆红叶,孤僧忽白头。
岭迎乡梦入,江迫道心流。
野塘鸥鹭静比邻,何用藏犀此避尘。
芳草缓寻违俗物,落花沉醉作闲人。
溪头绿浪无归日,柳外晴丝不系春。
沙暄迟日慕山堂,拽杖东风踏莽苍。
野鸟隔林清弄咮,桃花流水暗生香。
闲依修竹频携酒,静爱孤云独据床。
逼砌筠窗围小院。
日照花枝,疏影重重见。
金鸭无风香自暖。
群芳敛色避妖妍,细叶柔条尽可怜。
明艳浓常因日暖,清香秘不许风传。
丽于宫锦如新濯,红甚山樱恐坠燃。
却罢住山缘,归来又十年。
自知身是妄,常道钵休传。
塔路修来直,纱灯影处圆。
老子旧知己,江湖独尔思。
此行逢作者,送别若为辞。
风雨过春半,诗书滞海涯。
曲槛回廊处处通,深深帘幕暗花丛。
一春人醉斜阳里,三月莺啼细雨中。
柳絮不飞粘草白,樱桃初熟亚枝红。
楖栗横挑别海滨,百千龙象逐行尘。
名山恰遂栖迟志,祖席全凭办道身。
吐弃名言成玉屑,斩新条令辟荆榛。
入山谁不羡名林,君独缘深念更殷。
已许衲僧同筑屋,更搜居士旧遗文。
石人峰送阶前雪,五老门深岭上云。
去年我自栖贤返,今日看君领众行。
不住都缘衰病累,安禅伫想道风清。
山多橡栗频收煮,地少王臣易隐名。
城南结隐构池亭,山色遥分郭外青。
才子逼真天语重,文章巧夺化工灵。
陶情诗酒来今雨,啸傲林泉聚客星。
冷落虚堂。
恨闲庭桃李,也趁春光。
敲月铜铺,飘灯珠箔,而今都是思量。
粗官到眼惟朱墨,个里清虚却可人。
晓径忽闻花信早,晚窗时对月痕新。
客来但怪阶庭寂,昼永偏于枕簟亲。
槎牙此老是枯松,衲破寒窗百病攻。
赢得雪霜皮骨在,几看桃李谢春风。
谢公何所忆,白日看云眠。
忽梦惠连弟,遂得春草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