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养老风闻自海滨,远依西伯寄闲身。


梦残石室孤峰月,占断渔矶两岸春。


玉佩钓来文最古,鹰扬老去命维新。

冬雨久不作,冰霜谢穷阴。


予因积遐思,于焉事追寻。


西山数君子,幽居托云林。

通津深入小桥斜,城里青山即到家。


善读父书藏旧草,闲携儿戏玩晴花。


水松雨后全生韵,石壁亭西不厌遮。

都市行歌径有苔,游人方共主人回。


山连埤堄松遮断,池映阑干花倒开。


数卷缃编留载笔,一庭明月照持杯。

子胥江上君逢我,泰伯祠前我送君。


君卧西山那得见,令人长望洞庭云。

大泽浮三翼,探源不谓遐。


绿空萦柳叶,红水弄桃花。


掌上仙人露,窗中玉女霞。

山闻如日观,君宅与云齐。


西子澄湖在,毛公仙处迷。


霜飞春草歇,月出夜猿啼。

细柳南来久驻师,海波谁识汉旌旗。


穴中狐兔无三窟,阁上麒麟肯后时。

鲸鲵新镇伏波军,海上楼船拥似云。


片檄营中能破贼,书生何用更谭文。

短藜曳云入,径仄差著足。


铄晴彻宝界,深洞漏仙箓。


乍历溅寒阴,小憩豁虚烛。

落日诸陵上,森森殿阁阴。


人间金册贵,泉下玉舆深。


霜露君王感,松楸客子吟。

黄州水米宜新醅,东坡好花公自栽。


折花倒酒送流景,不念春风飘落梅。


醉投青山上九曲,吴王故宫压崔嵬。

吴王宫殿西山头,萧萧爽气长如秋。


武昌连都甚偪仄,赖有此山供胜游。


东南豪杰俱故旧,当年孝廉孙仲谋。

一朝三命下金銮,独有先生出处难。


学术颜曾千载上,行藏吕范二公间。


莫言一木难支厦,须向中流力障澜。

马首见西山,乘兴陶嘉月。


振策峰已纡,扪萝巘逾绝。


兰榭耀玉岑,菌阁陵天阙。

黄沙满襟袖,客怀无一展。


时梦江南游,青山情不浅。


今晨觉爽气,悠然见绝巘。

山豆花开野菊秋,隔林茅屋是丹丘。


客来问道惟摇手,随意清泉绕屋流。

苍苍绝壁迥巃嵷,陟磴攀藤一径通。


茅屋数家松叶下,山程十里水声中。


天开殿阁回峰抱,日落云霞半岭红。

太行千里脉,叠嶂拥关门。


一雁分秋色,双雕落晓痕。


回峰沈日影,飞瀑洗云根。

道路三千里,风尘百日还。


盍簪欣晤语,林壑想追攀。


孤鹤立寒渚,断云归远山。

春雨润苍翠,逦迤遍山麓。


野趣情所钟,泉石萦心目。


思将释尘劳,采兰涧之澳。

沧海何年去,渔樵乐此生。


自闻高隐处,每动出尘情。


老树经霜色,悬泉落涧声。

独坐新晴后,官清忆昔闲。


西峰偕旧侣,采药驻衰颜。


红叶林中寺,斜阳雨后山。

迤逦巑岏又北行,湖光山色倍幽清。


碧云寺接香山寺,应上来青第五楹。


一带蜿蜒似画图,出山仍自入山居。

溪柳样晴丝,明媚西郊路。


谁蜡阮公屐,往随灵运步。


奚囊一肩诗,烟翠千山树。

去年四月西山道,柳翠烟浓花正好。
嵚崎直上白云巅,眼界胸襟何浩浩。


层峦秀叠重崖垂,招提半属前朝基。

灵运风怀半属君,更怜泉石意殷勤。


晚烟白透衔峰月,晓日红蒸隔岭云。


人忆旧游花烂熳,山从新霁草芳芬。

小小芙蕖红半展。
占早争先,不奈腰肢软。
罗袜淩波娇欲颤,向人如诉闺中怨。

曲径通幽,小亭依翠,春事才过。
看笋成竿,等花著果,永昼供闲坐。
苍苍晚色,临渊小立,引首暮鸥飞堕。

了无一物可当情,休数行年问丙丁。


世事于今浑似梦,醉魂从此不须醒。


江流带月分清浊,星汉无云见纬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