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六月玉泉来看鱼,湖头雨过尽芙蕖。
芙蕖花开郎更远,玉泉鱼少亦无书。

漫道吴天似楚天,四时风雨一萧然。


滕王阁下维舟地,黄鹤楼中听笛年。


春色渐回梅放后,秋声应尽雁归前。

山上有山未还家,日日望断金犊车。
湖阴剩种宜男草,直待郎归始着花。

昨夜忆郎开绮窗,平湖月白水如江。
妾似两峰日相望,纵有飞来不作双。

南山起云北山阴,暮暮朝朝晴未深。
公荷拳似小儿手,虽不成莲已有心。

侬家少长住西泠,门对里湖莲叶青。
妾心如藕丝不断,郎意忽作随波萍。

翠幕红楼近水边,荷花香里总宜船。


客窗此日看图画,无复闲情似少年。

美人珠浦弄珠归,解赠双环夜有辉。


欲拟宓妃惭宋玉,淩波愁绝见尘飞。

湖上千峰恋客游,此中惟爱白云秋。


从君收拾青山去,墨沉香醪共一舟。

西湖美丽声吴楚,湛湛澄波照今古。
红亭隐雾闪赪虬,古木盘堤踞苍虎。


大舟楼橹拥深䡴,小艇榔桡疾飞羽。

水天无际净飞霞,画舫移来傍柳沙。


三节楼台悬皓月,六桥竹石点残鸦。


呼卢才子频迎掉,懒鬓佳人且泛槎。

平湖四面绕孤峰,万顷无波一鉴空。


梵宇深藏青霭里,浮图高插白云中。


锦衣湿处沾荷露,画舫摇时漾柳风。

两鬓西风吹断蓬,杖藜扶病着秋容。


菊花浑似诗人瘦,山色不如归兴浓。


紫塞一杯桑落酒,彤廷五夜未央钟。

钱塘西湖天下奇,浮光万顷澄琉璃。


仙宫佛刹涌金翠,箫鼓之声闻四时。


六龙扶日消春雾,画船撑过茅家埠。

白鹤峰高嵿插天,坡山骑鹤归何年。


云霄一羽自千古,风月两肩更几贤。


共喜钲鼙息岭表,且饶杯酒话灯前。

涌金门外荡扁舟,西子名湖我旧游。


水光山色浮空翠,花港柳堤入晚秋。


晚秋风雨孤山客,回首烟波廿年隔。

钱塘霸业已千秋,南渡江山习宴游。


明圣何因比西子,烟花不独让扬州。


神仙野衲三杯酒,迁客骚人一叶舟。

正好明光执戟时,钟繇膝疾易调治。


元成让爵何其早,孙绰还山不觉迟。


处士梅花半湖水,相公香火一楼诗。

纤阿步上遥空,照一色湖天,素轮端正。
露横宵霁,云沉夜气,碧波千顷。
乘槎休恨远,定别有、琼宫仙路径。

怪东风,吹得韶华无几。
只留他、残红一朵,美人头上摇曳。
叹西湖、风光非昔,向登临谁会深意。

曲槛阴阴水绕庐,雨花风叶看西湖。


无多来日思前事,剩有春光赚老夫。


向晓乱山分紫翠,隔年寒涨没菰蒲。

西湖不厌百回经。
风日忆承平。
画船散后供幽赏,烟云态、百变阴晴。

问讯东风乍,看柳黄初吐,游丝难织。
误搁梅期,只花余偷过,万红尘隙。
一树寒香隔。

西泠桥畔带垂杨,亭子孤坟送夕阳。


虎阜真娘此苏小,苏、杭真个美人乡。

湖上依然似画图,冬青树冷六陵芜。

灵隐寺边观海亭,南峰登后北峰登。

湖光似秋。
月光似钩。
是谁开放扁舟。

青庐何处。
西子河边住。
深浅眉痕知几许。

投来双璧。
交到忘年情不隔。
泰日桥边。

君在蚕丛,扬舲去访,西泠词友。
竟悭聚首。
怀人真令人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