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夜阑人静漏迢迢,云景无情闭碧霄。


不见嫦娥真面目,裴回虚度可怜宵。

山月出残夜,清波寒照人。


推篷惟独坐,高咏孰为邻。


塔影看何似,江声闻最亲。

素娥初沐。
仍风鬟乱裹,未忺妆束。
却恨开筵,费今宵镫烛。

过雨檐花,透风窗竹,露点翠梧金井。
林梢小阁,曲枕溪流,静绿荡胸千顷。
帘卷夜近,银河秋浸天阶,水明星静。

久雨新霁如发蒙,嫩月出海来屋东。


开轩静听百虫语,清光入沼翻帘栊。


白日劳劳生万事,不如淡月含冥蒙。

青桐萧索逗疏雨,河汉云流茧抽绪。


岩桂古香吹不起,络纬乱啼蛩语语。


曾轩四敞溪前头,犀押帘箔齐上钩。

延桂敞南楼,更传第几筹。


玉城冲雨立,银汉拔云流。


曲度霜娥怨,谈停老子愁。

片月出东岭,野禽相应啼。


归人爱清景,乱月渡平溪。


草露忽已集,洞霞犹未隮。

携壶拟欲上层楼,云掩冰轮且罢休。


谁料五更南栅路,却成邂逅好中秋。

小心风伯紫宫回,眼看银蟾海上来。


玄豹又成漫谷雾,断虹犹作隐山雷。


便教雨积三时害,未信晴无一日开。

拟放平湖月下船,棹歌中夕发长川。


蘋风好为云开幕,兰桨不妨人扣舷。


猿鹤候迎将晓日,鱼龙悲啸未晴天。

重云閟佳月,世谓天公悭。


一年待一夕,一夕阻开颜。


持此窥大炉,何如管中斑。

客里三逢月,西湖一载游。


暑因清渐减,劳得快相酬。


低照从山起,馀情借雨收。

五分秋色到银河,应是蟾蜍浴细波。


握手相期千里共,举头无柰片云何。


愁边幸自逢欢伯,清处何须著艳娥。

濮上今秋月,于人大有情。


银盘随水涌,素练截江横。


岸阔天光近,船虚夜月明。

薰风转亭午,流汗浃絺绤。


隆隆空山雷,跨海飞雨黑。


芭蕉集乱响,风竹泻暗滴。

灯火千门竞是日,出户黄昏云抹漆。


夜光乘闇何处投,冷淡行人怅如失。


明朝风清天动色,云阴初若龟兆坼。

照人明月故应圆,露冷风清八月天。


且看惊鸾呈妙舞,却愁落雁怯虚弦。


裙裾老去真聊尔,色笑公当一粲然。

醉凝眸。
正行云遮断,澄练江头。
皓月今宵何处,不管中秋。

忆昔战秋闱,不复返只轮。


嗟此无用学,棘猴费精神。


当时羞见月,月岂欲负人。

北极跳宜碣,南瞻尽闽瓯。


眇观此瀛海,浮空竟千秋。


瑞光出冰轮,千丈开云头。

月行十三度,昼夜风轮急。


不知谁鞭策,行天出复没。


我欲诉清虚,云路九万级。

半年不见团团月,或是天阴或病中。


镜影偏随今夜满,鬓华不与向时同。


似怜偃仰空檐下,曾照婆娑舞剑雄。

月色波光静倚阑,夜深萧飒独惊寒。


临池对影长忧别,何况天涯别后看。

一片长安月,乡书病自题。


舆怜陶令子,斋谢太常妻。


城柝因风起,宫鸦绕户啼。

镜天良月皆佳节。
休恨今宵妨皎洁。
玉锁閟蟾宫。

此是鄜州月,人间应更无。


欲垂清夜泪,桂影莫扶疏。

卷地风云暗晓天,夜阑犹望对婵娟。


一秋好景翻成梦,此夕清光定欠缘。


玉兔有灵藏皓魄,素蛾何处避芳年。

露华浸竹冷娟娟,想象嫦娥能少年。


万事只堪搔短发,一杯不拟问高天。


骎骎夜色投书幌,的的心期在钓船。

又是人间八月秋,西风万里残暑收。


簿书汩没日复日,忽逢佳节聊举头。


开樽喜有宾僚共,准拟延月归城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