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深巷方停下泽车,便惊佳气蔼庭除。
数声喜报檐前鹊,一颗光呈掌上珠。
兆应熊罴来梦日,庆随弧矢上门初。
叩门不可见,何处独藏真。
堂问解嘲客,斋求半偈人。
侩牛堪避世,题凤莫逢宾。
璧简荐宝室,襟裾馥旃檀。
眷言石交旧,可惮脚力酸。
层崖一剑裂,阴壑千古寒。
晓风吹片雨,篷底作轻寒。
烟草连天去,江花带露看。
幽偏勤简帙,离索懒衣冠。
归来亲戚话通情,准拟流花得再行。
已荷适斋容接武,敢从酌古遽渝盟。
乌衣门巷人非远,绿野樽罍计未成。
长洲苑内旧池台,白发山人恰再来。
无限客愁浑忘却,小楼听雨杏花开。
与君共醉岘山春,千树万树桃花新。
几度携琴下山去,山中猿鹤解留人。
闲看书法到山中,骑从多烦两县公。
茶鼎润生移竹雨,墨池清起落梅风。
闭门谢客精庐右,扫榻劳僧丈室东。
连阴晓为北风开,春入山中第一回。
亭上远天须卷幔,槛前新水欲浮杯。
校书客避参军辟,问字人传别驾来。
乱云堆火,疏树弄阴,郊外芰荷都放。
热客劳劳,正喜翠亭幽爽。
引凉飔、细把奇文赏。
天时人事底推迁,一别俄经二十年。
华屋几空玄鸟计,沧江重对白鸥眠。
前程扰扰三义路,往事滔滔百道川。
西风过雨冷孤云,客路衰骸与病亲。
烟渚好横今夜笛,云林还忆旧时人。
凌空丹药传岩客,照水红莲赋洛神。
未是闲时节,君言百念灰。
栖身庵竹石,适意杖莓苔。
人老无由少,春归却解来。
投宿西山雨,抗论由群居。
冥冥白雾深,谁卧隆中庐。
遥想栖托佳,春霁引坦步。
鸟深墙外闻,花隔鼻先悟。
入门及宾馆,宛若下山路。
流水方穷处,茅堂空自开。
鸟啼春树绿,花发故人来。
白日待将夕,青山去未回。
明朝寒食风日晴,可闲欲同湖上行。
先拾玉壶园上翠,却听瑶石山头莺。
茶铛烦为试新火,杏酪不须和冷饧。
安稳茅斋水郭东,沙围曲映绿杨中。
余寒出浦三春酒,片雨横江五月风。
远意几因高士发,清游难得故人同。
下马款门门正关,主人辰出酉未还。
三年见我儿童喜,一鸟啼春院落闲。
竹所径来元不俗,剡溪乘兴未容悭。
山鸦营巢欲哺儿,晴杏拆早先离披。
盘回一径穿碧筱,谷口数家耕水湄。
飘香山径踏残花,来访仙乡隐处家。
当日庙堂延至计,未应怀璧老烟霞。
唾绿流澌清泚泚,明妆奁镜窥西子。
绛衫红袖书帏纱,竹外渔娃三两家。
大罗天上探花使,爪痕鸿雪聊栖止。
复此吴淞路,春风短棹余。
江寒连海气,潮长入山渠。
望郭烟迷戍,推篷雨湿书。
细雨微飔沙路凉,伊人秋水宛中央。
清溪带树围茅屋,野径披云到草堂。
苔静每怜花自落,客来恰喜酒初尝。
江流绕岸铺平沙,戍楼鼓角朝开衙。
文书粗了须痛饮,钱春已到荼蘼花。
黄州移节过三载,归田无计官为家。
接交何幸尽名流,又上元龙百尺楼。
事业已成蕉覆鹿,遭逢真类火驱牛。
乌啼月黑孤城晚,雁冷霜寒古寺秋。
骑马横过五都市,独数中原问王子。
才闻近自泰山来,置身却在双松里。
入门拔地摇穹苍,老树盘根浑四旁。
扶杖偶然去,沿溪不知远。
日入白云深,天迥丹枫晚。
清磬出深壑,残雪点绝巘。
咫尺东皋在,怀人正夕阳。
微茫山色远,咿哑橹声长。
短鬓惭鸥白,圆沙聚鸭黄。
妍暖春风荡物华,初回午梦颇思茶。
难寻北苑浮香雪,且就东篱撷嫩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