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山中举头望日边,长安不见空云烟。


归来长安望山上,时移事改应潸然。



管弦去尽宾客散,惟有马埒编金泉。

务观骑驴入剑门,百庸放棹出瞿峡。


诗成异曲诧同工,能画前贤输一着。


豪放淋淳蕴苦心,态秾韵远耐研寻。

画笔善状物,长于运丹青。


丹青入巧思,万物无遁形。


诗画善状物,长于运丹诚。

少别老逢情更真,中经四十九年春。


青山昨日先君迹,白发而今我辈人。


世数交游诗作证,话生感慨酒淹巡。

花宫宝塔映湖光,题墨游踪久已忘。


屈指岂胜年契阔,感人何在画存亡。


头衰要雪消难得,山缺教云补不妨。

坦庵一老人,荡荡躬履素。


里多明哲士,琅琅相标署。


词翰犹若新,人与庵非故。

惭愧何郎通隐名,长斋礼佛诵无生。


纵然博得诸王饷,不乞嵇家旧酒鎗。

鹅溪百尺茧丝宽,手写淇园万玉寒。


移赠王生悬四壁,谁能触目不琅玕。

芙蓉迭迭冠霓旌,千乘贤王春豫情。


道是麻姑山色好,便呼麟脯寄方平。

让帝虬髯三叶孙,汝阳眉宇尚天人。


宫花不落砑光帽,羯鼓能催万树春。

修竹梁园兴有余,墨华长染马卿裾。


怪来遍被千金赐,习得家王凤尾书。

由来龙种尽权奇,七步陈王已唤迟。


今日西园多应教,可能偏少仲宣诗。

江东再见王摩诘,宝界山头即辋川。


一自丹青句题后,白云秋色重苍然。

南中平子雅三绝,来向吴江歌四愁。


自谓暂因双凤住,不然归作五羊游。


玉壶小醉阊门月,银管长骄艺苑秋。

传经伏女画中人,自写桃源说避秦。


傥许携家作渔父,种花来结洞仙邻。

烟萝猗靡。
意外荒寒生笔底。
眯目黄尘。

平生风义。
把臂吴桥双国士。
天路飞攀。

梅谷梅应占作魁,不论时节遣花开。
传真旧说华光老,诗到林逋俱压倒。


华光去后谁逼真,补之笔底生阳春。

飞鸿雪迹为谁留,笔底青松走翠虬。


忆得县衙公事散,听风听雨水西头。

老子诗中那有画,阿师画里自兼诗。


我非今世王摩诘,子岂前身李伯时。


烟月正临青嶂落,滩声惟许白鸥知。

凉飙涤残暑,灏气肃澄湖。
在藻波跳鱼,溯月车为凫。


鸾骖鹤驭来琼都,铃阁秋新戟集乌。

诗才妙入江南画,画手工传渭北诗。
一段澄心卷湘水,吟轩长对唤船时。
上人自是赞休徒,风雨重逢世事殊。
竹寺每怀尊宿健,草堂能忆故人无。
三年艾起烟霞疾,八法书存竹石图。
前辈风流画里诗,六人异代不同时。
清平一曲多春兴,只许金华太史知。
偶从无字句间寻,几度迟回懒重吟。
一代遗民昵官长,削圆方竹竟何心。
千岩秀处有扁舟,不驾樵风欲五秋。
金咮未应甘腐鼠,霜翎时自下昆邱。
尘埃漠漠长扃户,云月漫漫独倚楼。
收取清光作墨痕,分明满纸故人魂。
楚弓失得犹波及,一洗衰翁病目昏。
山昏归云敛,叶落夕飙骤。
疏松漏微月,清光照岩窦。
烟中二仙师,一笑欣邂逅。
大父久经过偃室,梧孙千里问暄寒。
昔年澡发犹骑竹,今日论心数染翰。
海上青山任寄傲,词中白雪可胜摊。
曾陪仙客醉辞林,此日南来泛海心。
徙鳄溪头频倚剑,眠牛陇上忆还金。
青宵过我卿云合,长啸出门春草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