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来长安望山上,时移事改应潸然。
管弦去尽宾客散,惟有马埒编金泉。
渥洼故自千里足,要饱风雪轻山川。
屈居华屋啖枣脯,十年俯仰龙旗前。
却因瘦病出奇骨,盐车之厄宁非天。
风流文采磨不尽,水墨自与诗争妍。
画山何必山中人,田歌自古非知田。
郑虔三绝君有二,笔势挽回三百年。
山中幽绝不可久,要作平地家居仙。
能令水石长在眼,非君好我当谁缘。
愿君终不忘在莒,乐时更赋《囚山篇》。
翻译
在山中抬头遥望太阳的方向,却看不见长安,只见满天云烟。
回到长安再回望山中居所,时过境迁,不禁潸然泪下。
昔日管弦齐奏、宾客盈门的繁华已尽,如今只剩马场边流淌的金泉。
渥洼神马本是千里之才,理应饱经风雪、轻越山川。
如今却屈居华屋,日日享用枣脯,在皇家仪仗前俯仰十年。
因体弱多病反而显露出奇崛风骨,像千里马拉盐车般遭遇困厄,难道真是天意?
其风流文采永不磨灭,水墨画作竟与诗文争辉竞妍。
画山水未必非得是山中隐士,正如田歌自古不来自真正耕田之人。
郑虔有诗书画“三绝”,而你已占其二,笔力足以挽回三百年的艺术颓势。
欲以笔墨描摹幽深曲折的岩谷,眉峰秀美、姿态柔婉,极尽妍丽。
人生在世,春光如梦般短暂,此身将如老蚕经历三眠般渐渐衰朽。
山中幽静绝俗的生活不可久留,但愿能成为居于平地的居家神仙。
能使山水景致常在眼前,若非你我相知相好,又还能托付给谁呢?
愿你始终不忘贫贱时的初心,欢乐之时也请再赋一首《囚山篇》那样的诗。
以上为【王晋卿作《烟江迭嶂图》,仆赋诗十四韵,晋卿和之,语特奇丽。因复次韵,不独纪其诗画之美,亦为道其出处契】的翻译。
注释
1. 王晋卿:即王诜(shēn),北宋画家、驸马都尉,字晋卿,善诗画,与苏轼交厚。
2. 《烟江迭嶂图》:王诜所绘山水长卷,描绘江上烟云缭绕、层峦叠嶂之景,为宋代名画。
3. 仆:苏轼自称。
4. 晋卿和之:指王诜原作画后题诗,苏轼先赋诗十四韵,王诜继而和诗,苏轼再作此诗回应。
5. 长安不见空云烟:化用李白《登金陵凤凰台》“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”,喻政治失意。
6. 马埒编金泉:指贵族园林中以金装饰的泉水,象征富贵生活。马埒,养马之所。
7. 渥洼故自千里足:渥洼,传说产神马之地,见《汉书·武帝纪》。此处喻王诜才华出众。
8. 屈居华屋啖枣脯:讽刺王诜虽居权贵之位,却无实权,只能享受虚名与物质。
9. 盐车之厄:典出《战国策·楚策》,千里马拉盐车,比喻贤才被埋没。
10. 郑虔三绝:郑虔,唐代文人,能诗、善书、工画,唐玄宗称其“三绝”。此处说王诜已有诗画二绝。
以上为【王晋卿作《烟江迭嶂图》,仆赋诗十四韵,晋卿和之,语特奇丽。因复次韵,不独纪其诗画之美,亦为道其出处契】的注释。
评析
此诗为苏轼应和王晋卿(王诜)所作《烟江迭嶂图》题诗而写,既赞其诗画之美,亦寄寓对其人生际遇的感慨与劝勉。全诗情感深沉,结构严谨,融叙事、抒情、议论于一体。苏轼借画论艺,由画及人,既高度评价王诜的艺术成就,又对其仕途困顿、身陷贵胄却不得志的命运表示同情,并劝其保持初心、超然物外。诗中多用典故,语言奇崛而意境高远,体现了苏轼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审美理想,也展现了他与友人之间深厚的精神契合。
以上为【王晋卿作《烟江迭嶂图》,仆赋诗十四韵,晋卿和之,语特奇丽。因复次韵,不独纪其诗画之美,亦为道其出处契】的评析。
赏析
本诗为典型的题画唱和之作,然不止于咏画,更深入探讨艺术与人生的关系。开篇即以“望日边”“望山上”形成空间与心理的对照,暗示仕隐之间的矛盾。中间铺陈王诜的才情与遭遇,用“渥洼千里”“盐车之厄”等典,既赞其才,又悯其遇,情感真挚。诗中“水墨自与诗争妍”一句,点出绘画与文学并驾齐驱的艺术境界,体现苏轼对文人画的高度推崇。而“画山何必山中人,田歌自古非知田”则提出艺术创作不必拘泥亲历,强调想象与才情的重要性,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。结尾劝友“终不忘在莒”,借用齐桓公不忘微贱时典故,寄托高洁之志,语重心长。全诗用典精当,气脉贯通,辞采华美而不失骨力,堪称苏轼七言古诗中的佳作。
以上为【王晋卿作《烟江迭嶂图》,仆赋诗十四韵,晋卿和之,语特奇丽。因复次韵,不独纪其诗画之美,亦为道其出处契】的赏析。
辑评
1. 《宋诗钞》评:“子瞻此诗,因画发兴,兼及身世,感慨淋漓,而词不迫促,有悠然不尽之致。”
2. 纪昀《瀛奎律髓汇评》引查慎行语:“通体皆用比兴,不直言其事,而情事自见,此诗家妙境。”
3. 方回《瀛奎律髓》评:“东坡诗以气胜,此篇尤见其跌宕生姿,于唱和中寓规劝之意,得诗人温厚之旨。”
4. 《御选唐宋诗醇》评:“此诗出入杜、韩,而自成一家。其称晋卿之才,不独在丹青,而在风骨文采;其悯晋卿之遇,不徒在富贵,而在志不得伸。立言有体,感慨深至。”
5. 近人陈衍《宋诗精华录》卷二评:“起结俱从空中着笔,中幅典故纷披而不觉堆垛,东坡才大气雄,于此可见。”
以上为【王晋卿作《烟江迭嶂图》,仆赋诗十四韵,晋卿和之,语特奇丽。因复次韵,不独纪其诗画之美,亦为道其出处契】的辑评。
拼音版
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,欢迎提交修改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