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书生业辞艺,不为觅科举。


胸中负器识,笔下有今古。


君看阿房赋,岂是布衣语。

盗火阿兰若,一燎无馀屋。


独此龙宫书,入火变为玉。


琤然断甓中,幖帙犹可目。

金华山巅一挥手,俯视尘寰仰星斗。
闲云满地白鹤飞,积雪暗天苍兕吼。


北山周回七百里,名著洞天非不久。

一江环抱四山围,酬节追欢剩费诗。


雁影不移云尽处,秋光都在雨晴时。


当年玉树人何在,明日黄花蝶岂知。

三司笑面靴纹皱。
鹾官憔悴非诗瘦。
红袖写乌丝。

添烛须教夜达晨,继茶莫遣睡欺人。


城南桃李城东柳,政好联镳管领春。

烛花簌簌褪春红,睡思消磨语笑浓。


底事东风败人意,半天吹响五更钟。

久作涔阳令,丹墀忽再还。


凄凉辞泽国,离乱到乡山。


北固滩声满,南徐草色闲。

落日千林散绮疏,含风孤磴袅层虚。


吴天白雁春难至,朔塞黄云晚自嘘。


万里龙庭悲画角,十年凤阁愧文裾。

怜君豪俊士,白首弊儒冠。


旅食燕京市,长歌行路难。


一毡仍独抱,双剑向谁看。

花朝花渐近,勒马更留连。


春暖风初定,官贫天亦怜。


身行千里外,心在五云边。

重地黎元赖抚安,眼中风景浩弥漫。


春经闾里花含笑,恩洽严慈诰已颁。


声韵玉堂深雅望,丹青麟阁永何刊。

深夜铃驰两马声,山堂燃纸续灯明。


诗评诸老舒还卷,翰染西涯瘦更清。


身外勋名随世就,眼前花样岂公荣。

一回骋望一登台,照耀郧江节龯来。


每愧衰迟辜荐剡,却缘恩爱识真才。


幽崖穷谷应留照,玉树冰壶绝照埃。

春风开卷便酣人,传写都台语迫真。


汉水未须催画舫,沙鸥应亦识名臣。


流移总道郧阳好,节镇容知抚治仁。

四州萍聚一严州,红烛烧残话转投。


寒漏未须催夜永,禁门刚好为诗留。


庸言了司皆甘旨,元酒温存胜敝裘。

神皋方丈室,初地盍簪盟。


花雨翻空界,松涛杂梵声。


小参如筏语,晏坐闲关情。

同戴晨星拜紫宸,临溪忍逐塞鸿分。


廿年羁旅风霜惯,万里离家仆隶亲。


金阙鼓钟催客梦,凤台花柳负青春。

休讶官衙不栽菊,屏障菊花烂盈屋。
幽人对此心目清,野色萧森金簇簇。


悄堂新霁一尘无,峨然轩盖来前除。

金科备使提三千,石马泥牛鞭不前。


丝麻民足吾何言,竹舆山行秋雨眠。


匏黄芋紫汉江上,土人当有庞葛贤。

金罍美酒斗十千,石榴花开窗户前。


丝棼万事何足言,竹溪六逸方醉眠。


匏瓜系焉虽不久,土风堪美人皆贤。

沧海惊波百怪横,唐衢痛哭万人惊。


高峰突出诸山妒,上帝无言百鬼狞。


岂有汉庭思贾谊,拚教江夏杀祢衡。

天龙作骑万灵从,独立飞来缥缈峰。


怀抱芳馨兰一握,纵横宙合雾千重。


眼中战国成争鹿,海内人才孰卧龙?


抚剑长号归去也,千山风雨啸青锋。

中国山川分两戒,南岭奔腾趋左海。


东行欲尽未尽时,盘薄嶙峋作奇怪。


慢亭拔地九千尺,一朵芙蓉倚天碧。

凌晨有客来款门,盥栉下榻呼冠巾。


怪生鹊喜绕庭树,迎客不但填河津。


清尊湛湛开北牖,颐指市奴骏奔走。

为嫌桃李太粗生,晚殿群芳不自盈。


冷艳坐消三伏暑,高标独占九秋清。


簪花拟欲酬佳节,落帽从教笑众英。

渐老寻花学后生,琼玫折得我怀盈。


纤枝瘦叶还相称,道骨仙风得许清。


懒共山矾对春色,搀先篱菊荐秋英。

瑞叶嘉禾亦旅生,琼田十顷足丰盈。


色侵粉面人争羡,香入奇熏心自清。


宝盖缉成双缟带,筠笼采尽万琼英。

作意登临快此生,爱花莫惜酒杯盈。


水沉风味香仍远,冰雪肌肤韵更清。


名字不须联十友,品题犹赖有三英。

此花亦是可怜生,刻玉融酥万数盈。


素质更兼秋色静,幽香暗逐晓风清。


不须篱菊浮纤蕊,好学官梅缀落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