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古情脉脉终何极,老鬓萧萧不耐秋。
八月关河横暮色,四山风雨入危楼。
残书过眼愁深解,荒稼侵寒任晚收。
出匣寒吹面,秋冰莹宝刀。
万金求不得,十载足深韬。
神气平生在,风尘世故遭。
海内论才杰,多君品骨奇。
每将国士泪,尚与古人期。
物有不可夺,我思时见之。
又复故山去,离离芳草心。
谁能救迟莫,天欲遂飞沈。
世事看云变,交情到子深。
微雨莺声御柳新,飞花流水曲江春。
君王许作归田计,文字难为造福神。
东国怀思空近日,北堂称寿慰慈亲。
山绕孤村树绕庐,依稀风景似鹅湖。
关头猛省登先岸,弹指流光逝隙驹。
觉路还须庸玉汝,官阶何必执金吾。
凉风西下蹴征尘,秋老平芜入望真。
山气空青天欲晓,草根微绿梦回春。
从前虚度犹今我,别后相思又几人。
同领春风十载前,几人今此醉陶然。
历官各有升沉感,问岁均非少小年。
城阙秋生思远道,楼台夕照入华筵。
垂老他乡,妻子与偕,差共相依。
却回头故国,又逢寒食,关心先垄,谁拜深衣。
草色长湖,柳丝断岸,岁岁扁舟此日归。
忆昔居安城,发覆才半额。
举止异常儿,父母争怜惜。
自谓守青缃,终身寄篇籍。
嗷嗷忧旱魃,恳恳叩神祠。
自疏官多旷,无辜岁莫饥。
奇峰俄变黑,甘液遽如筛。
言有逆耳忠,药有苦口利。
康强本危虑,忧患生逸意。
先生蹈周孔,陋巷乐仁义。
信是抟沙放手开,渴心空想细论杯。
等闲不见便逾月,如此相从能几回。
旧雨已孤重九菊,新诗宜探小春梅。
春尽江芜岸绿垂,征帆何事滞江湄。
朝明海练晴翻浪,暮漉山衣雨著蕤。
仗剑每看依北斗,惊乌犹见绕南枝。
未知今是昔云非,五老年皆到古稀。
廉饮堂前玉兰放,大雄宝殿梅花飞。
春光劝客须尽醉,鸟声呼人且息机。
辛夷初放尚轻寒,萧条寻春兴未阑。
花发莲台光照玉,香浮竹径气吹兰。
托根净土疑仙种,结伴名山仗佛看。
随阳来万里,点点度遥空。
影落长江水,声悲半夜风。
残秋辞绝漠,无定似惊蓬。
陈家紫荔种别致,熟遍名园请君嗜。
琼液直分甘露香,绛囊真夺樱桃媚。
攀枝一啖三百颗,主人致客长少备。
偶□满井上,五月忽惊秋。
碧树连云尽,丹霞向晚收。
棋声穿竹远,山色到林□。
安定城门外,炎炎正麦秋。
高林疑日远,乍两怪虹收。
王气千年壮,灵泉十丈幽。
忽惊摇落后,黄叶堕庭深。
道路秋风鬓,江湖夜雨心。
有书传海内,无棹访山阴。
遁迹穷荒念陆沉,素书遥讯粤城音。
思君始有还乡梦,傍母全销作客心。
南海天低鸿雁杳,苍梧秋老白云深。
郁郁万年枝,兰台接紫墀。
禁城连睥睨,御殿绕罘罳。
列署星辰丽,三阶雨露垂。
迢递华阳尚远征,侵人寒色六花明。
神游姑射银为界,梦入梁园雪作城。
郢曲当年谁绝调,剡舟中夜独含情。
奉召驱驰敢惮癯,翻怜疏陋一寒儒。
服官多负当年学,报国还期尔日图。
筋力尚堪跨汉马,觐朝未易化双凫。
六载之前禾川去,六载之后禾川归。
记得扁舟江上来,士民相聚牵征衣。
长沙一去何时返,相顾不禁泪自挥。
建陵城里锁秋烟,奎庭论文太史前。
暗索骊黄呈伯乐,浪寻星宿问张骞。
云从桂水层层浣,月出漓波正正悬。
春描叠障千年画,人共长溪几日船。
村酒细倾留夜月,物情高论坐青天。
钓鱼碧渚真随手,拾笋疏林不费钱。
彩笔翩翩并雅游,绕庭兰菊凤山幽。
谈天剧借三辰色,听雨凉添四壁秋。
一自西来仍卞石,至今南望忆吴钩。
微茫春树隔晴川,独立津头觅渡船。
荒戍尚悬高栅火,寒原那有傍村烟。
亦知长路艰难苦,更念空山寂寞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