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引却蜂衙一事无,求师尚友圣贤俱。


激昂意气中兴颂,收敛身心太极图。


畬火明边饥虎过,渡船声外老鸧呼。

流水青山一榻深,铜柯石干半窗阴。


公馀点校七分易,老去服行三字箴。


消长乘除观物理,存亡操舍验人心。

扁为孜禅作,侵寻二十年。


屈伸聊复尔,俯仰故依然。


直榻无馀地,横窗不欠天。

酴醾插架未成阴,水满方塘数尺深。


入户幽花真有意,拂檐高竹更关心。


鸣禽唤客知闲景,舞鹤迎人作好音。

城外春风野水浑,桥头双桨下孤村。


柳桃红绿撩人眼,独坐书斋懒出门。

渭城客舍柳烟遮,渔叟桃源去路赊。


松竹林中读书处,一图风景属三家。

我闻轮人扁,妙解书中义。


当其听读书,默识圣人意。


忽然释椎凿,有问发兹秘。

梦断幽禽恰转更,窥窗残月淡孤灯。


孜孜读诵如吾子,指日菁莪看锡朋。

细字灯前老不便,小斋新冷夜无眠。


数声墙竹萧萧雨,一缕铜炉淡淡烟。

弄舌仪秦久厌看,无言混沌自安闲。


人心何日无尧舜,道学终天有孔颜。


五鬼不磨吾道义,二秦长是此江山。

数东风、几番花信,愔愔香絮吹倦。
千条万缕争牵惹,绿罥谢家庭院。
春影茜。

何处鑋成隐者居,桑麻榆柳翠扶疏。


溪环永泰门无辙,山对峨嵋架有书。


短帽客来时泛蚁,小舟人到日供鱼。

城里看山尽不如,廛居聊复拟幽居。


道通天地方为学,志在林泉好读书。


高架香浮芸帙乱,短檠光动竹窗虚。

道本无名莫强名,在人呈露自然情。


楼头山色门前水,不是天公彩画成。

扰扰红尘地,思君在翠微。


游人不到处,幽鸟亦忘机。


碧草摇书带,秋风脆芰衣。

仲夏草木莽,离慜郁长鞠。


凉台不可得,仁祠映林麓。


呼儿移卧具,来就老尊宿。

粉末洒寒林,是六朝山色。
夜雪柴门深闭,识袁安心迹。


奇书读尽古今文,丝竹更藏壁。

天津市,镫火隘通衢。
中有隐人居。
一枝漫拟同巢父,千间犹欲庇寒儒。

几两平生,自爱登山屐。
任桃李、吹空春意寂。
苍桧交横修竹密。

自将茨覆屋,远胜树为巢。


径曲苔花匝,溪回浪影交。


柳阴维钓艇,竹里搆行庖。

搆室延虚白,临书捣硬黄。


但祈年大有,安问世炎凉。


苜蓿堪羞馔,芙蓉可集裳。

乡里陈留远,才名二十馀。


文章宗太史,诗法媲黄初。


避地侨淞水,诛茅结草庐。

懒骑金匼匝,喜弄玉参差。


宇宙清宁日,山林老耄时。


处中知守节,履正在观颐。

生平甘淡泊,质禀甚清通。


经史沉潜里,溪山笑傲中。


梦游天禄阁,诗寄蕊珠宫。

素履安吾分,深居去俗嫌。


襟怀高莫儗,材力老逾添。


翰古兼行楷,经明法谨严。

道在宁谋食,时清不虑贫。


弟兄三俊彦,天地一闲人。


揽镜菱花晓,开尊竹叶春。

松树曾巢鹤,溪流可浣花。


步鸣苍玉佩,闲鍊紫金沙。


挥麈怀王衍,横琴仰瓠巴。

半窗寒雨夜深深,烧断兰膏一寸金。


莫笑十年尘壁上,也曾明破圣贤心。

吁嗟乎中谷把吾书,以归来兮于焉以读。
谷之阳兮云之麓,峰盘盘兮石如玉。


我居孔幽兮翳彼嘉木,遐思古人兮言抽其椟。

闻君筑室在东皋,十年读书心目劳。


简编浩瀚照夜雪,歌声洒浙凌秋涛。


嗟哉古人不可作,行事心术照毫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