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高居远尘世,嘉木结繁阴。


叶密藏山果,池清立水禽。


帘垂花隔户,石迸笋穿林。

水边帘幕远笼花,游女时时出浣纱。


记得横塘沽酒处,画船明月载瑟琶。

菖蒲叶老芷花新,地暖鸳鸯护水纹。


不上高楼无远恨,江南春尽草如云。

雨多池馆草毵毵,酒色寒销旧舞衫。


燕子似怜花落地,殷勤长带软泥衔。

老去风情似乐天,恨无张态抹朱弦。


一春酒病稀游赏,啼鸟莺花共怅然。

谁记将军亡国时,江东父老鬓如丝。


古今天堑几千里、南北楼船百万师。


中国一飞传檄箭,南朝谩有渡江碑。

节物催人分外愁,干戈眼底未能休。


丹枫落处吴江冷,黄菊开时灞岸秋。


可是凉风添寂寞,更堪缺月照绸缪。

此身到处贾胡留,细雨斜风冷淡秋。


佳节又从愁里过,故乡不似旧时游。


试拈红叶题诗句,强摘黄花泛酒瓯。

一夜春风洗病颜,乾坤容我老痴顽。


新知如故花边日,暂别能来雨后山。


竹径有风朝罢扫,松门无客晚休关。

暖风疏雨净尘埃,林下幽居锁绿苔。


昨日桃花浑落尽,去年燕子却飞来。

浮世浮名一羽轻,百年何用较衰荣?


满壶好酒供春酌,几尺游丝共晚晴?


明月半遮卢女扇,飞鸿斜引谢家筝。


扬州杜牧无拘束,每到花时最有情。

乌藤黄葛一山癯,万事从人笑阔迂。


作计尚馀诗气习,遣闲须著睡工夫。

矫矫云间鹄,悠悠溪上鸥。
芦花两岸雪,枫叶一江秋。
客路从飘泊,浮生任去留。
佳节动高兴,凭陵翠巘孤。
山河千里异,风雨满城无。
松下豺犹祭,云中雁自呼。
萍踪浪迹滞天涯,谁可开怀共酒卮。
每向槐阴寻旧雨,几经苔径觅新诗。
地非巢父牵牛处,人是濂溪解绶时。
尝闻老潘句,今日复题诗。
积潦朝犹浅,归云晓更迟。
断无桃叶唱,数负菊花期。
自剪朱霞补白袍,倚天还诵碧云谣。
山前流水万里去,石上长松百尺高。
清磬时鸣玄圃玉,洞箫新斸拂天稍。
片帆二月过吴门,眼底相看物物新。
惟有溪桥桃与李,着花浑似故园春。
三月三日雨初晴,清旦梳头坐草亭。
一陂草色为谁绿?
千树柳条无赖青。
忧患未平心耿耿,衰迟那遣鬓星星。
杨柳东风日夜颠,杏桃无语不成妍。
水流竟没鸥边石,雨重浑迷卵色天。
节序匆匆无可那,物情汹汹最堪怜。
莫言南海是天涯,远客何妨岁月赊。
岂谓居夷忘故土,直须浮海上灵槎。
药洲日卧仙羊去,蕃塔风高铁凤斜。
炎方吊古易兴衰,知是昆明几劫灰。
黄木湾围南海庙,白云山拥粤王台。
百年此地衣冠尽,五月南风舶艑来。
绿树轩窗鹫子过,清阴密覆小坡陀。
笙调凤咮新簧涩,础润龟趺宿雨多。
落絮游丝空散漫,野情幽思欲如何。
乌有先生著布袍,躯长八尺胆气豪。
翩然骑鹤历九皋,笑谈霞表超蓬蒿。
骖麟翳凤列仙曹,不徐不亟帝所褒。
客怀寥落鬓䰐鬖,对镜空惭雪一簪。
蒲叶野塘方绿涨,杏花春雨正红酣。
心随斗柄长瞻北,身逐飙车复指南。
露冷草根鸣蟋蟀,雨晴花影转蛸蟏。
一家四散知何在,独对林间喜鹊巢。
白月满天江水平,银河垂地寂无声。
披衣独坐过夜半,拨剌跳鱼时一鸣。
眼中风景非前日,门外桑田是几年。
北去黄河犹滚滚,南飞乌鹊自翩翩。
于今虎帐闻鼙鼓,何处龙舟奏管弦。
北山有雄兽,人立如长狄。
日暮傍险行,熊兕皆辟易。
酸风送怒号,正昼阴山黑。
西山有幽鸟,鸣音异晨夕。
夕鸣夏风凄,晨鸣冬曦赫。
王母赏其音,畜彼瑶池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