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所期今昔力为担,每至淳漓必再三。


因事而言先史意,誉谁必试众谋参。


文如有阙真余罪,献或无徵亦邑惭。

文献萧萧近百年,敢云千载定斯篇。


于人行直惟三代,自我为正指九天。


非鉴无情应有怒,以汤止沸岂能平。

昂然独立我庭隅,海客携来伴老夫。


折翼天门终有疗,凡今未有楚胡卢。

心似澄潭水,潭底日涓涓。


即此观生得,何须更仰泉。

白石映心白,临潭千仞高。


崖头撒手去,著步得无牢。

天下人子皆思亲,思而显之能几人。


入堂省亲亲不见,长向羹墙见亲面。


身苟不立名不扬,九原何由发幽光。

洞天三十六,奇绝擅金华。


雪壁盘空上,冰壶抱月斜。


玉桃千岁实,瑶草四时花。

赵侯款我城南屋,堂上高悬画一幅。


是时六月凉飙生,万个琅玕照新筑。


衣冠不类河朔豪,船舫曾非剡溪曲。

梵阁临江记昔攀,白云苍桧锁禅关。


波澜极浦浮高栋,雾霭疏林出断山。


尽日帆樯经树杪,早时钟鼓落人间。

蜀踞国上流,蜀固天下固。


欲为天下谋,护蜀风寒处。


极边植藩篱,黄牛白环戍。

口诵严君口授书,手提慈姥手缝衣。


寸草安能报春晖,远志不敢回当归。


嗟儿客宦游有方,舅姑晨兴妇在旁。

谁偷月下金丝缕,开向黄梅雨。
宁馨爱近石榴红,为怕年来憔悴见秋风。


数枝先缀蟾宫玉,芳影排如粟。

粉墙遮,有绯桃似火,隔屋绽新花。
秀靥低窥,轻脂淡拂,晓妆初试铅华。
忆前度、清明相见,是小帘、朱户那人家。

旧说东阳山水郡,邑中济济盛宾僚。


能令百里无愁叹,未足涓埃答圣朝。

置守当年为罢侯,剖符皆是帝王州。


一瓢挂在长松下,方信箕山有许由。

每到看山眼倍明,况蓬东岘有馀清。


一时桂棹沙头拾,三日篮舆道上行。


事业每因多难见,文章端为不平鸣。

怕寒不暇解衣眠,偪塞蒸成帐顶烟。


学士砖头因火灼,尚书履下透衾然。


洞存玉性真刚汉,焚却禅身笑浪仙。

读罢遗编泪泫然,愁来风雨正弥天。


掌中珠碎家何托,镜里鸾沉命易捐。


激烈片心明皎日,凄凉双璧委重泉。

江干闲步,蕙汀远,芦滩白。
寄泊渔舟,向晚自看风色。
归鸿阵散,历乱惊飞下,认短碛。

山鸡美毛羽,五采若絺绣。


不能掩颜色,居然遭笼囿。


嗟赏入栏槛,玩好资稚幼。

麦熟即快活,汝不食麦空饶舌。
前时斗粟银百星,老农无银色菜青。


此鸟年年啄草子,今年草根救人死。

雨久成淫昏,新晴如改过。


渐向东皋耕,还思北窗卧。


昏眼喜天晴,观书惊字大。

神明自圆固,犀利无与比。


皎洁自摇动,突然有念起。


起则号为妄,相继不可止。

日夕群动中,念虑自来往。


其始体空寂,奔腾自成党。


趋喧既失寂,逐暗已背朗。

一宿招提又裹粮,寸心孤影自匆忙。


客从瘴岭暑边过,兰在幽林深处香。


动静于人曾两意,升沉如梦亦都忘。

莫向山头觅古人,青山之外已为尘。


弹圆朱橘怀中物,云气有无何足询。

相逢都说在天涯,禄似蝇头舍似蜗。


画角楼前皆郭外,虚棚竹上是人家。


草深正恐鹿为虎,日暮渐迷鸥与鸦。

荒园茅塞闭墙隈,多谢西邻借我开。


力课顽僮移断甓,小通幽径养苍苔。


种云无处容桤木,遮日聊须买竹栽。

小楼秋霁碧阑干。
中人初薄寒。
霜风吹我到湖山。

西风胜士集,敲我月下门。


醉语惊童稚,今晨能具言。


未知何许人,步武皆腾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