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洞天月出饮流霞,应约麻姑过蔡家。


昨夜梦魂寻汝去,三珠花下听筝琶。

凫舄乘风上碧虚,鸿龙玉狗守天居。


少年日下看花好,华屋随人漫曳裾。

夫君原自有仙才,沧海初经第一回。


快绝吹箫骑鹤去,五云楼阁认蓬莱。

巍楼必欲称元龙,须写褒公与鄂公。


鹤毳鸡肤吾老矣,只宜蓑笠钓船中。

今夕知何夕,团圆事事同。


汤官寻旧味,灶婢诧新功。


星灿乌云里,珠浮浊水中。

历历山河一卷书,博闻疑是古潜夫。


金城未入职方考,玉座正披舆地图。


取虢不应须假道,胜齐终恐用真儒。

偶从山寺赏春还,问讯名花已破悭。


清绝比梅加馥郁,丰容似菊更妖娴。


碧云重忆尊前句,红缬遥思醉后颜。

昨夜西畴新足雨。
玉露金飙,着意鏖残暑。
画阁登临凝望处。

杜门管得酒瓶乾,馀事谁能着眼看。


仿佛残香幽梦断,冥蒙细雨落花寒。


林梢寺隐孤钟晚,水外人喧社饮欢。

有客渡西山,泉源出山足。


初勺爱其甘,既享不能独。


汲取得陶罂,置满彭亨腹。

小栏培土待重阳,雨洗金钱未肯忙。


终藉九秋扶正色,谁能三嗅为清香。


陶潜属意空诗好,胡广随缘却寿长。

寒云压初晓,檐溜如飞瀑。


惊雷下檐来,万瓦鸣枯竹。


长髯不敢卧,起视乱双目。

扁舟绝惊涛,芒履陟修岭。


跻攀虽小劳,窈窕岂人境。


巨石开双关,有道细如绠。

短墙疏竹小园亭,记得东风婺女城。


久酝菖蒲催祓禊,半肥梅子待清明。


桥边沙印骄骢迹,水外花藏醉客声。

巫女腰肢天与慧。
浅发盈盈,碧嫩红阑蕙。
满地莺声花落碎,春茸剪破难重缀。

化雨初沾万物滋,人间秋暑正炎时。


微官伎俩知无取,半百行藏每自疑。


两浙斯文端有托,西川夫子到何迟。

万里生还楚水滨,相看真懒话缘因。


戎衣谢拭三边泪,雨露初逢十月春。


乡党又开新眼孔,头颅还是旧精神。

问程遥讶使君舟,少滞桐江看活流。


解缆缓牵丁字水,挥杯延换富春筹。


光腾北极双龙剑,恩盖安南小越州。

花边立马候官舟,山绕桐江翠欲流。


内翰素闲专对学,黄门剩有抚绥筹。


口衔天语经铜柱,服赐麒麟过广州。

坠绪茫茫觅一丝,半生科业已全亏。


支离未破千年惑,疏拙惭为一郡师。


照影几临丁字水,振衣羞读子陵碑。

潦倒青江兴忽催,紫薇花好为谁开。


亭孤刚聚三人话,径僻还容二仲来。


共把浮云看世计,更将淮酒引磁杯。

弄影浮沉过几年,障魔应未了尘缘。


空留乍浦看山眼,误却当湖载酒船。


平地风波翻越海,通宵牛斗照龙泉。

浪说陈山已九年,陈山何事久无缘。


莺花未远清明节,云水谁撑乍浦船。


越海且留双眼孔,龙湫欲试一名泉。

转盼人间几废兴,惟将故纸别贤能。


乾坤直笔应难秉,当贵浮云未足凭。


槜李风光深此会,庆嘉亭子幸容登。

强随郡檄走嘉兴,外史才华本未能。


文献一邦公合主,是非千载我何凭。


昌黎史札还堪信,柳子龙门岂易登。

清秋归棹舣江浔,何事莼鲈忽上心。


风雨花枝聊共惜,云霞杯酒向谁斟。


行藏在我求无忝,道义如君契亦深。

掀须犬子膝间横,笑指今朝白一茎。


衰此退之还差晚,寿过颜子竟何成。


寻常岁月消明镜,潦倒烟霞愧此生。

昔人画梅如相马,此意岂在骊黄者。


希曾墨菊乃似之,是何奇趣幽且雅。


松窗无人高卧起,池水尽黑临书罢。

石田仙人玉为节,绣衣秋映琪花雪。


袖挥骊珠五十六,飞到淮南是明月。


淮南高士王方平,双骑苍鹿吹瑶笙。

忆共故人携手地,幔亭绝顶赋游仙。


鹏飞起处三千里,鹤到归时十五年。


澄潭月上金鸡响,古洞泉流玉幅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