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胜概殊江右,佳名逼渭川。


虹收青嶂雨,鸟没夕阳天。


客鬓行如此,沧波坐渺然。

清晨呼马出,驭吏请所之。


锦城浩如海,我亦无与期。


有花即入门,莫问主人谁。

远迹出尘表,寓身双树林。


如何小子伉,亦有超世心。


担书从我游,携手广川阴。

日暮来青鸟。
启芸囊、纸光如砑,香云缥缈。
易安夫妻皆好古,夏鼎商彝细考。

四无谁语,待推窗、初见江南风物。
索笑巡檐无奈处,悄隔东邻一壁。
有酒如船,招呼满载,只欠枝头雪。

国学在国,乡校在乡。


在遂曰序,在党曰庠。


虞夏殷周,厥制弥详。

贯朽青钱粟腐红,何如心不愧天公。


一方寸里无馀物,却笑敖仓武库穷。

三叉路口驻车轮,莫讶知津更问津。


何限出门向西笑,忙行不似慢行人。

青疏老瘦碧孱颜,杳杳深深万翠间。


侍坐侍行仍侍立,雪松霜竹雨馀山。

心属何人省者谁,自家主宰自家知。


从来此地惺惺处,不要医工用药医。

不品官班但品人,深云藏屋屋藏身。


就中别有难藏者,名震京师郑子真。

城上高亭一再过,每看风物费吟哦。
近诗颇效寒山子,往事徒成春梦婆。
剩买十千燕市酒,闲听二八越娘歌。
落木稀疏存叶丹,别筵秋兴杂悲欢。
主人爱客愿少驻,老子为君加一餐。
萧相河山馀带砺,谢公子弟悉芝兰。
分胄天皇媛,来嫔相国孙。
孝慈山上梓,法度涧滨蘩。
凤去箫沉响,鸾空镜掩痕。
我窃清源禄,钦闻孟母慈。
符分三子舍,桂棹两孙枝。
方戏黄堂彩,俄丰紫帽碑。
全节忠臣配,崇宁宰相家。
哀能变国俗,贵不御铅华。
学佛穷三昧,然松教五车。
他乡久客不堪怀,风雨书窗又独来。
梦恶喜闻莺唤醒,归途羞见雁声回。
望春山色今须好,年少时光老易催。
过耳南宫捷奏铃,功名宿梦顿呼醒。
清风席上龟占古,细雨楼头鹊语灵。
袖里瑰文珍白璧,眼中霜颖锐青萍。
竹下开轩号碧筠,旧家公族尚振振。
每瞻淇澳思君子,独立湘皋望美人。
诗到东坡称作手,谱通安定悟前身。
五十馀春一远庄,耕夫虽老未抛荒。
审言堂上新司户,子厚书中顾十郎。
未冠来随举子忙,当时已似失林獐。
而今年貌那堪画,手种堂前树亦苍。
千佛联名未足多,书生荣遇已如何。
钟英况出神明胄,接武仍登甲乙科。
郗氏一枝犹可贵,燕山五桂未能过。
游鲤山石高孱颜,游鲤溪水清洄湾。
中有峨峨青结鬟,望如春云不可攀。
壬辰仲冬寇蜂起,乳臭将军先披靡,民人颠连社稷圮。
三春失行乐,风雨与病恼。
忽惊节物改,树密莺声老。
滥陪闲中客,载酒寻芳草。
骥子生来骨相奇,满沟汗血落胭脂。
空门纵有驮经日,得似牵过白玉墀。
僧房曾见写骐驎,人已云亡纸墨新。
寂漠九原无吊处,至今犹羡执鞭人。
长安池馆郁峥嵘,此地偏多客子情。
秋晚寒藤侵石瘦,夜深熟果落池惊。
后生解识南山趣,先德元高戎夏声。
池上凉飙发,檐前纤月升。
竹鸣玉露泫,花动锦波曾。
棘院火城合,文坛赤帜登。
一岁秋过半,池亭月更明。
疏烟笼柳淡,寒露湿衣轻。
坐久微云掩,谈高浊酒倾。
野树缘溪密,欹桥一径通。
枝低衣坠绿,花落鸟争红。
山忽开云出,村仍隔水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