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青旗小队唤渠频,新历先看早二旬。
羯鼓催花夸敏捷,舞腰回雪斗精神。
燕飞欲傍钗头月,雁过才归陌上人。
迎春小队到门庭,冉里桥边草欲青。
旧俗新风皆在志,北词南曲总成声。
大观老去多馀景,微醉年来有别亭。
轻黄不似首春时,果是青青但此枝。
欲识花无与花有,且言春去竟何之。
日光涵远山,霞彩蘸波底。
柔风帆慢扬,澄江练如洗。
暖气来絪缊,寒衣欲渐委。
胜子幡儿袅鬓云。
钗头绝唱旧曾闻。
江城喜见又班春。
金舆翠辇迎嘉节,御苑仙宫待献春。
淑气初衔梅色浅,条风半拂柳墙新。
天杯庆寿齐南岳,圣藻光辉动北辰。
天游龙辇驻城闉,上苑迟光晚更新。
瑶台半入黄山路,玉槛傍临玄霸津。
梅香欲待歌前落,兰气先过酒上春。
邑比河阳胜,风光岂寂寥。
况逢春意转,会使宿怀消。
暖已催花信,荣将到柳条。
迎气东郊日,观风百里时。
繁华秦地俗,容与汉官仪。
到处欢声洽,行边淑景移。
锦地回阳气,璇霄易岁星。
祥风来宇宙,晴霭散郊坰。
花胜争相媚,笙歌不暂停。
久于城市厌尘纷,不觉春随岁共臻。
已殿一家蓝尾酒,又酣千里洞庭春。
东风白卸梅溪雪,细雨青回麦陇云。
□□呈岁错时羞,戢戢芹芽胜玉钩。
此日有花迎曙色,谁家无力控春愁。
东郊鼓角青皇令,上国楼台彩树头。
鼓角迎春闹市衢,看来三五步相趋。
人看春也年年似,春阅人兮岁岁殊。
浪说翠蛾横半额,那知白雪转盈腮。
裁取杉心,攒犀滑、一幅冷光如鉴。
细切鹦螺脆片,寸寸丝丝填遍。
峰回波转。
亭接东风近晓霞,几多和气到萌芽。
也知当日迎春意,不为松筠只为花。
考钟伐鼓九衢哗,少皞迎回玉作车。
彩仗缤纷承羽盖,青幡缭绕缀瑶华。
条风变柳千门絮,淑气吹梅万树花。
腊尽春回暖尚遥,官河冰结未全消。
喧阗箫鼓迎将去,只为长堤换柳条。
艳杀街前游冶装,可怜楼上笑生香。
不知帘内看帘外,只道儿郎看女郎。
灞涘长安恒近日,殷正腊月早迎新。
池鱼戏叶仍含冻,宫女裁花已作春。
向苑云疑承翠幄,入林风若起青蘋。
玄籥飞灰出洞房,青郊迎气肇初阳。
仙舆暂下宜春苑,御醴行开荐寿觞。
映水轻苔犹隐绿,缘堤弱柳未舒黄。
颛顼时初谢,句芒令复陈。
飞灰将应节,宾日已知春。
考历明三统,迎祥受万人。
乘时迎气正璿衡,灞浐烟氛向晚清。
剪绮裁红妙春色,宫梅殿柳识天情。
瑶筐彩燕先呈端,金缕晨鸡未学鸣。
野花一株何人栽,欲开未开迎春来。
主人归来花欲语,欲语不语令人哀。
往年看花年正少,花前把酒花长笑。
惜昔迎春寺重游,珠林同咏壁间留。
今朝独试茅龙手,折取梅花寄陇头。
家家红楮贴宜春,一簇香风几簇尘。
十里花光匀绣箔,不知谁是断肠人。
粉黛如云夹路看,傍帘花气透中单。
香风集处邀闲止,春在朱门十二栏。
露冕寻芳晓出封,淡桃细柳露华秾。
人逢岁首春偏富,鸟啭枝头花正浓。
便遗佩刀来买犊,尽令编甲去归农。
共举春风第一觞,东郊春到已韶光。
晴占谷日倾城喜,暖近花朝满路香。
宝字垂云天上帖,青旗拂晓殿前行。
凤纪颁夷岛,鸿钧入后台。
人方循海迓,天已送春来。
岁稔民同乐,官微老暗催。
衣织冰绡,妆初竟、悄立玉楼琼户。
脉脉新愁旧恨,泪滴斜阳红处。
芳容难驻,怕弱质、不胜风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