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长沙耆旧拜旌麾,喜见江潭积雪时。


柳絮三冬先北地,梅花一夜遍南枝。


初开窗阁寒光满,欲掩军城暮色迟。

金沙堆前风未平,赤沙湖边波不惊。


客行但逐安稳去,三十六湾涨痕生。


沧洲寒食春亦到,荻芽深碧蒌芽青。

胜峰高哉摩紫青,白鹿导我登化城。


住山大士喜客至,兜罗布界缤相迎。


圆景明晖倚云立,艴如七宝庄严成。

夜看银台吐绛花,晓闻灵鹊噪檐牙。


民安足遂中心愿,年壮何妨到处家。


得失纷纷随梦蝶,公私扰扰付鸣蛙。

狂风当午歇,庭户绝纤尘。


落蕊粘芳草,游丝挽暮春。


间关莺语滑,来往燕飞频。

鼓角遥闻出塞声,边风吹雁过高城。


疆陲无复戊己尉,盗贼犹怜壬午兵。


岁晚胡床闭深阁,夜长刁斗听连营。

昔日肩吾上国行,鱼龙黑浪自堪惊。


我今憔悴西风稳,却是江神不世情。

人生各有稻粱谋,暂去家庭作远游。


年事但看翁齿发,天寒深念汝衣裘。


履霜我独知琴操,立雪谁来问话头。

同云作色日潜辉,咄咄玄冥未霁威。


驿使能无一枝寄,客程应有六花飞。


乌公恩重宜亲谒,绛老年高可蚤归。

穷腊天地闭,云气匝野垂。


何况袁抚间,积潦盈路歧。


寸晷拔寸步,一堠费一时。

雾著青旗燕尾斜,轻阴连日遍天涯。


上林已暖先催雁,细柳犹疏不碍鸦。


积润未妨铿画瑟,薄寒仍欲定流霞。

此身到处自悠悠,一笑非为越女留。


风雨不妨鸡戒晓,江湖又见雁横秋。


途中有客居岩谷,天下何人似月洲。

天寒地冻正霜宵,被冷风号入帐骄。


贳屋再经飘瓦尽,破炉重补买薪烧。


老牛脊坏堪驮鸟,小犊书来尚滞辽。

门外湖光潋滟中,春寒那听雨蒙蒙。


吹残梅雪如山雪,颠得江风似飓风。


双燕拟来寻旧约,小桃浑未试新红。

大雪今宵一尺馀,王春明日岁云初。


丰年已识天公意,上瑞仍烦太史书。

鞭牛迎得春来了,爆竹催将岁欲徂。


莫把流年作悲喜,人间万事有乘除。

去年胡马渡淮流,江北江南处处愁。


破虏只今犹遣将,富民何日定封侯。

春回九地初颁历,人傍千门复看傩。


尽是汉家无事日,白头扶杖意如何。

树头雪过梅犹在,地上春回柳未知。


旧岁新年浑似梦,冻云寒雨不胜悲。

春前旧雪连新雪,雨后春寒带腊寒。


残日送年能几许,一番风雨岁将阑。

老鬓风吹急,愁云带雨飞。


白添平岸水,红掩傍幽扉。


力尽方谋食,天寒未授衣。

掠地冲风敌万人,蔽天密雪几微尘。


漫山塞壑疑无地,投隙穿帷巧致身。


晚积读书今已老,闭门高卧不缘贫。

银鬣金鳞照坐隅,烹鲜连日赐行厨。


感逾学士蓬池鲙,味压诗人丙穴腴。


素食余惭留匕箸,加餐远信慰江湖。

岂不苦于雨,江昏水迫城。


市民扃暗户,军妇哭空营。


萤外无灯影,蛩边有柝声。

骤骇寒成暑,难求簟换毡。


通身都是痒,彻晓竟无眠。


鼠侮猫犹幼,蚊邀蚤共儇。

雨应犹不止,终夕汗如湍。


胡蝶魂才返,蒲牢韵已残。


身今栖歙谷,家尚寄严滩。

草树加蒙密,波涛计渺冥。


似宜穿野屩,直与眺江亭。


薪湿厨烟重,泥浑井汲腥。

蓑笠千村外,乾坤五月中。


若无梅子雨,焉得稻花风。


深贮陂塘满,交流畎浍通。

日日愁阴惨不开,惊风和雪振穷埃。


百年未省南州见,千里应随北客来。


塞马晓悲沙上月,陇人遥恨笛中梅。

老去追游骨亦疲,黑甜唯觉睡如饴。


渐差素彩弄华发,犹梦清妍侍曲眉。


愧甚雕樽负珠履,独馀残雪照书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