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七日重来白帝城,劳生远宦厌将迎。


瞿唐莫下今宜下,兴逐渔舟一叶轻。

乌鹊枝头竟日喧,皇恩应许返丘园。


荒芜赋就同元亮,欢喜诗成异审言。


定有好音来象阙,愧无遗爱在夔门。

长江十里渺连空,逆水那堪更逆风。


定是江神怜远去,欲吹船转浙江东。

昔者吾闻周柱史,青牛紫气出函关。


有心来鼓南溟柁,信息朝来已到山。

将晴积雨此何时,我病山中久不知。


骢马今朝在何处,江边人吏望旌旗。

长风不打画船回,更为山灵扫玉台。


走马城中具茶果,青天白日绣衣来。

亲劳御笔题宗伯,幸际昌期侍圣人。
朝发玉书传近弼,夜燔苍璧助精禋。
圜丘扈跸天行肃,温室承颜昼接亲。
孔君一月二十九日醉,太常一年三百五十九日斋。
人生百岁驹过隙,直与外物劳形骸。
君非太常何用尔,监祭有令时当差。
七十已过半,所向意不如。
一官计大州,仆仆畏简书。
酒薄不可醉,歌舞见已疏。
抄书灯下语吾儿,歉岁艰辛汝未知。
坡老忍饥常并日,少游厌粥亦多时。
但令后世师吾俭,深怪诸人遗以危。
待伴犹虚夜,羞明或遇朝。
但依歌袖舞,休向鬓丝飘。
有句清堪比,令人意自消。
鹊冻听无语,鸥饥望不飞。
纵饶居士爱,亦自到园稀。
入幕灯生晕,飘池水长肥。
春恨都缘少得晴,雨声浑是落梅声。
新愁多病易投隙,薄命壮怀难抗衡。
人世只宜常放逸,杏花多爱逼清明。
共客黄池镇,各从上江来。
恓惶见谈态,僦屋傍古槐。
商人接殷勤,期我不世才。
昨宵雨脚引如绳。
泥潦过荒塍。
忽看霁月羼华灯。
圆机喷雾罢。
霏霏半空洒。
蝗蝻不犯如云稼。
挂檐雨。
甚尽日、飘萧不住。
小楼静无人处。
四野话丰年,三番见腊前。
意从多日厚,色莹六葩妍。
溪艇因思泛,铛茶趁扫煎。
连朝飞雪满山城,恰负人言雪易晴。
梅顿添肥香不减,竹虽暂屈节还清。
闭门僵卧嗟寒士,煮水烹茶任巨卿。

天遣冯夷剪水飞,拿空万木冻龙痴。

寒思坡老玉楼句,清想刘叉冰柱诗。

谩拥地炉然竹火,更垂纸帐当罗帷。

几日都门长者车,风尘不见正愁予。
只今对面还千里,何处相思有尺书。
秋色天涯催客暮,山光楼外为谁舒。
亦知磨蝎直身宫,懒访星官与历翁。
岂有虚名望苏子,谩令簸恶似韩公。
时清早退人谁肯,命薄当闲我自通。
行人未到雨潇潇,最苦酴醾叶尽飘。
风雨不遮春去路,障泥空滞马蹄骄。
青林浅濑密萦洄,唤作兰亭载酒来。
忽听江深发鸣橹,始知身是罢官回。
日暖既愁添疾病,霜寒将恐坏收成。
石田未必仓箱足,人境还须气体平。
薄晚闭窗危膝坐,崇朝开户放身行。
雨阴经月未闻雷,风驾浓云电倏开。
天尽荧荧横屋去,地高殷殷下檐来。
浪明潮海琼瑶碎,声撼山林翠碧堆。
连朝秋雨起秋风,梦觉吴山第一峰。
离合乱云思过雁,去来斜月听吟蛩。
寂寥仿佛天容澹,摇落相看野色浓。
年后犹仍腊,时闲即便春。
飞花殊恼我,惹絮却随人。
天地多奇观,江湖独老身。
只觉寒来暑往,何知阴长阳消。
胶胶庄生扰扰,申申孔氏夭夭。
不道夏衣是轻,且云春服既成。
乍雨乍晴时候,宜闲宜睡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