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夜闻巴叟卧荒村,来打三更月下门。


往事过年如昨日,此身未死得重论。


老非怀土情相得,病不开堂道益尊。

应供都城今几春,屡陪香火是前因。


偶来清瀵堤边住,重见东林社里人。


青眼略容谈近事,白头同喜得闲身。

我结小庵犹舴艋,师抛大刹似蘧庐。


菩提身外更无物,椰子腹中惟有书。


不踏一芦堪去矣,许分半芋竟何如。

莲社老僧随幻去,蓉城学士也难寻。
三毗尼地无生死,一刹那间有古今。
不向空王抛世法,却从初地寄乡心。
树杪招提郭外村,端明遗偈镇山门。
高僧夏腊何烦计,前辈风流可重论。
谒罢只知词客贵,觉来真让法王尊。
十四年来了宿因,扪心尚不失天真。
徜徉山水成初愿,守护烟霞得替人。
百八摩尼无量佛,三千世界自由身。
休随流俗负初心,生死何曾两不侵。
未举青莲应解语,空教黄叶误知音。
龙蛇易辨当机眼,水乳难忘薄曙襟。
谩说林泉寄一枝,无心犹恐懒成痴。
初终后夜绕栏处,春夏秋山坐石时。
溪鹤伺鱼人不觉,山云到树鸟先知。
相寻寂寞古人高,取次多年误汝曹。
大刹尽为豺窟穴,一丘犹是我蓬蒿。
柳溪地阔宜桃李,鹤岭山深足羽毛。
厌事久思云外室,爱身仍托寺边身。
鼓钟梦里惊如昨,眠食时来得任真。
闻道郡城多斥堠,焉知溪上有闲人。
寂寞湖山秋气清,欃枪日夜少人行。
野僧不识川原事,父老新传郡县名。
丹岫人归无信息,白门书去稍关情。
秋深落叶埋芳径,避乱人多向远山。
送客未尝过谷口,蹇驴时见到云间。
户外西风欺病骨,篱边新月照颓颜。
一山深又一山深,郢客无端未许寻。
尝因衰世近名事,益见前贤远害心。
俯仰白云空万里,周遭黄叶自长林。
到处相逢说入廛,不因多病不知年。
门庭施设儿孙事,老大生涯水石边。
天下何人能稳坐,山中无事但高眠。
阅世几埋孤鹤影,含情时复向人前。
钟期既死琴何用,黄石难留书已传。
云隐一峰星汉外,天摇双镜夕阳边。
古今浩浩足商量,谁转西飙山叶黄。
万里干戈江色动,一林松竹鸟声凉。
山头野鹿如无事,树里人家似著忙。
终年寒涕只垂垂,已分违时老更痴。
茅屋近溪云占尽,山堂依树月来迟。
高峰不入澄湖影,病鹤长栖绝壑枝。
堪嗟吾道失真传,名实相亏愧昔贤。
光大祖宗凭法鼓,虚沾信施费官钱。
算来底事何人少,空把光阴暗里迁。
曾向清溪读梵书,老来还傍草堂虚。
窗前绿竹已成荫,屋后青山又举锄。
爱树不妨啼鸟换,避喧宁畏远人居。
生来业运满应除,幸托龙天得退居。
庐岳故丘曾有约,金轮祖席且从虚。
黄花晚节凌霜早,白竹新锄数亩馀。
僧住名山绍祖声,下同胥靡若为情。
谬膺师席真风在,敢与禅林作世程。
庐峰有寺不容住,瓢笠随身一锡轻。
忍见袈裟甘俯伏,非关高视猎清名。
击残涂毒抖衣尘,便挂轻帆破浅春。
后夜冷泉池上看,白云明月是闲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