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蒸江漱玉绕苍汀,玳瑁霜云拥翠屏。


归向湘山高顶望,应曕南极老人星。

束发同执经,交分人莫如。


我愚百无成,蹭蹬空林居。


君文最奇崛,二十魁荐书。

客中仍送客,羸病若为心。


沿路万千景,费君多少吟。


出门梅雨滑,浮棹浙河深。

一官未厌马蹄遥,要使南荒识凤毛。


幕府红莲开白昼,辕门碧草映青袍。


牙旗晓湿蛮烟重,羽箭宵鸣岭月高。

七千里别宁无恨,且贵从军乐事多。


不驻节旄先候发,偶逢山寺亦难过。


蛮人独放畬田火,海兽群游落日波。

忆昨爽鸠初徙署,共夸才气世无双。


曾令万马回长啸,更筑三城拟受降。


明月独悬黔岭节,白云高拥洞庭艭。

看君燕颔必腾鶱,百越诸夷总汉天。


此去兵符铜虎授,向来文字鳄鱼传。


山连贵竹星常少,地入盘江雨自偏。

轺车小司寇,鼓吹黄金台。


天欲南荒尽,春还北极来。


泣珠恩自远,祝网面仍开。

六月军书下,三吴宪节悬。


日华浮组练,霜色护楼船。


一使兼文武,孤忠失后先。

海内声名会自难,俄闻拥传出长安。


轺车易水悲歌发,匕首刘生意气看。


代马春骄青草色,楚天晴望白云寒。

常闻积归思,昨夜又兼秋。


乡路京华远,王程江水流。


吴歌喧两岸,楚客醉孤舟。

外舅吾知己,殷勤为致书。


地非三楚旧,人是六朝馀。


散带难云卧,牵船已岸居。

此去非为客,枌榆是故都。


婿怜齐赘好,儿念羽林孤。


烈祖丹书在,先人素业无。

少年频首路,江左问乡园。


廉吏难为子,忠臣易有孙。


礼方恙雁执,诗有兔丝言。

故人越石父,已有解骖人。


自此多知己,相依况老亲。


挂帆珠海月,驱马蓟门尘。

处处云随晚望开,洞庭秋水管弦来。


谢公待醉消离恨,莫惜临川酒一杯。

之子有雄文,风标秀不群。


低飞从墨绶,逸志在青云。


柳色临流动,春光到县分。

旧族知名士,朱衣宰楚城。


所嗟吾道薄,岂是主恩轻。


战鼓何时息,儒冠独自行。

几人同去谢宣城,未及酬恩隔死生。


唯有夜猿知客恨,峄阳溪路第三声。

世人多恃武,何者是真雄。


欲灭黄巾贼,须凭黑槊公。


指星忧国计,望气识天风。

长亭把酒唱离歌,别路迢迢奈尔何。


淮水东来吴地尽,函关西去蜀山多。


秦宫万井生禾黍,汉阙千门长薜萝。

送君明发溯江干,越舶吴樯递渺漫。


山鸟语更倾白苎,海潮声漫切猗兰。


桐庐附浙元名县,莲幕亲民足好官。

玄都旧逐看花仙,忆道重来树满千。


同畏简书行海外,剧愁戎马共灯前。


才名避地应三舍,齿序先君漫十年。

欲别又牵衣,伤心故旧稀。


自怜为客久,不忍送君归。


远岫明残雪,空江淡落晖。

小技文章道未尊,入时新样更难论。


鹄袍才脱须重读,六籍久为场屋昏。

竹雨梧风满袖凉,踏槐仍逐众人忙。


一觞共滴蟾蜍露,并遣五千书传香。

一念到吾亲,人间万事轻。


邻州才半刺,行李只诸生。


问路重阳雨,迎家两日程。

湖上孤帆别,江南谪宦归。


前程愁更远,临水泪沾衣。


云梦春山遍,潇湘过客稀。

离堂徒宴语,行子但悲辛。


虽是还家路,终为陇上人。


先秋雪已满,近夏草初新。

云中鸡犬随淮南,手攀桂树歌小山。


鸿宝秘书在玉枕,有高尚者还童颜。


卯金家世学仙子,半生游山磨屐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