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新亭有高会,行子得良时。


日动映江幕,风鸣排槛旗。


绝荤终不改,劝酒欲无词。

邺侯家多书,插架三万轴。

一一悬牙签,新若手未触。

为人强记览,过眼不再读。

天涯送尔独伤神,岁月龙山梦裹春。


为谢江南诸故旧,起居东岳太夫人。


闲中书卷堪时展,静裹工夫要日新。

居人未可散,上客须留着。


莫唱阿亸回,应云夜半乐。


诗教刻烛赋,酒任连盘酌。

不恋下邑芹,耸身务皇学。


鎗然赴北征,翩翩出西郭。


棘丛条渐辞,梅边手堪握。

太史有光辉,移家向帝畿。


那能将彩笔,不去侍彤闱。


□启含香入,宵分赐食归。

昔年记买临安船,来与泉石修清缘。


刘郎史伯及吾弟,一船四客如登仙。


诸君作我南道主,湖山笑引肩舆前。

从今泪应竹枝歌,秋夜猿声三峡多。


况复峨嵋一片月,飞来飞去奈君何。

山公访嵇绍,赵武见韩侯。


事去恩犹在,名成泪却流。


一官同北去,千里赴南州。

西路临秋寺,登台忆送行。


风尘别汝辇,江海本吾情。


塞柳凝寒望,关云入暮征。

几年山泽共淹留,今日公车且见求。


杨柳扁舟吴苑夕,梧桐双阙汉京秋。


清时元不弃寒士,白壁谁将笑暗投。

一壑谋身世所疏,几人相伴此闲居。


月悬山馆谈经处,雪压林皋宴坐余。


向来衣钵吾将付,先辈文章子孰如。

讲艺欣闻暂息兵,槐花秋晚诏群英。


胡尘不隔蟾宫路,镜水初题雁塔名。


礼盛邦侯开宴豆,道隆乡老萃簪缨。

摇落先悲秋气凄,谁怜剑锷擅铜溪。


溟南有翼羞羊角,冀北无群笑马蹄。


苦竹渡头椰酒冷,阳春山下黑猿啼。

无言夫子教当年,不道无言是妙传。


千古路头须问讯,浮云消尽见青天。

坠绪茫茫五百年,古人糟粕古来传。


静观坐我池亭上,鱼跃鸢飞镜里天。

燕语莺啼又半年,金针绣手问谁传。


扁舟试向西湖去,画本烟云别有天。

翠湿菰蒲两脚收,鲤鱼风起浪花浮。


山云不障江门月,烟水何辜客子舟。


万里行藏人可与,一樽倾倒我能留。

绣衣衔命去,祖帐为王留。


大舶满青镜,寒云明玉舟。


岁馀官事省,蜡毕吏功休。

胆肝每为论文见,国事同归袖手观。


倘有世图宁恨晚,只愁天下渐殚残。


萧条飞雨秋兼别,磊落当筵慨且叹。

晨鸡告熹微,夜铎响不敌。


南街动役车,乱起在朝夕。


十年子不来,去欲万里息。

周室宾兴绮席陈,汉家劝驾礼还申。
鹦迁同谷烟霞喜,鲤化琼林雨露新。
日御骎骎须六辔,奎文烨烨自三秦。
闻道诸君上玉京,一杯聊复话离情。
青钱既中三年选,黄鹄须看万里程。
欲向他时成远器,要从今日立修名。
南越名香屑异才,远人持赠比璚瑰。
采经铜柱秋云湿,薰对珠崖夕照开。
入朝喜见朱鸢定,充贡还随白雉来。
受书三十年,日日傍慈亲。
仗剑一出门,万里奔风尘。
回首望梅关,惆怅不堪论。
男邦养士拟侯邦,师帅宁分彼一方。
明辨正须烦幕府,作成庶不异州庠。
紫金山迥连三岛,甘露楼高俯八荒。
汉苑秦宫生绿芜,断碑残刻墨模糊。
应从三峡浮船下,欲问君家《八阵图》。
电掣雷鸣酣野战,水吟龙啸郁云兴。
山南月暗全无路,岸北沙明仅有灯。
海内英豪今并起,江中波浪此凭陵。
闲居十载别南闱,诸老登场志不违。
一局残棋思角胜,半生弱羽倦高飞。
谅来笔得生花梦,应复戈回落日晖。
文章得隽自雄飞,平地青云有路岐。
劝驾寂寥惭汉诏,升歌仿佛见周诗。
九秋烟雨登临日,三月风雷变化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