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路入千峰石磴危,经台香阁但馀基。


僧从离乱居山少,客为登临出寺迟。


伏虎已无岩下锡,放鱼空有竹边池。

景物凄凉异昔年,佛宫草树暗荒烟。


千盘日色峰头转,百道泉声石上悬。


觉鸟有时酬客语,慈云何处伴僧禅。

逍遥佛境居,性相自如如。


说法神龙卫,传经宝象舆。


乳花香积供,贝叶梵天书。

飘然久作登临想,才遇名山雨亦游。


林尾乱声犹间响,枝头残滴未全收。


濯翻野竹从教亸,冲落岩花放出流。

我本渔钓清江滨,三生自是华盖君。
往从竹浦拾明月,初向芝山寻白云。


闻有仙人姓丘者,旧庐正在燕城下。

忆昔神僧入杳冥,可怜龙象总雕零。


空阶鸟迹和尘乱,坏壁蜗涎过雨腥。


石塔尚传藏舍利,宝函犹自贮残经。

白雾苍烟暗九秋,殷床金吼抱山楼。
为霖未必浑三日,似有闲云伴我留。
雨华随步到天关,远目才分缭绕山。
风马不驰前景断,更于何地觅无还。
三苏岩壑连云秀,二士门庭匝地新。
带雨山光无限思,一时分付镜中人。
香断寒炉古庙空,金毛一去了无踪。
分明曾得真消息,犹有参天十万松。
失脚尘土窄,谒归旬朔暂。
迂径款名山,攀险得幽玩。
平川开霭杳,长江远疏散。
我生少小客菰城,日对城南山之塔。
塔矗山顶不知名,但喜山塔天作合。
续来此邦已壮年,城郭人民历变迁。
霎时轻散云飞麓,蓼红蘋白明涧谷。
无计攀留天际船,门外征尘起马足。
碧湖此去烟窅漫,去思直偕鸟道盘。
六载重来步层麓,怀人春雨苦空谷。
歧途日暮将安之,踯躅危磴碍进足。
何期严濑水淼漫,忽聚萍梗路曲盘。
东坡去矣空林麓,终古声名留厓谷。
不逢汪丞说爱山,谁向高台策蹇足。
且历兵乱日漫漫,鬼火昏黄蛇蝎盘。
肩舆一上道场山,游览都忘陟顿艰。
泉迸石渠存虎迹,峰名金盖拥螺鬟。
木鱼催饭鸣松杪,野鹤窥窠过竹间。
访碑无古迹,丹碧覆嵯峨。
塔向城中共,山从寺右多。
疏松小溪路,远溇太湖波。
粤在千峰顶,重来二月天。
雨红晴尚湿,波碧远相连。
旌旆行云里,楼台落照边。
小憩虚斋夕,何人笑语同。
青云一才子,白发两衰翁。
节物逢春好,名区有路通。
故庐湖水曲,门对法华山。
百里空荒外,三峰晻霭间。
倦游烦汲引,阔步强跻攀。
三月三日天气佳,县官出城早休衙。
亦有前溪宇文氏,水晶宫外看春花。
碧浪微风动浮玉,翡翠兰苕采柔绿。
伏虎何年寺,闲来偶一登。
乍随攲径入,还向曲栏凭。
山晚烟光澹,天寒水气澄。
空山黄叶萧梁寺,遗踪井阑凭吊。
春色自年年,又梅花开了。
楼台新到眼,应不值、高僧一笑。
圣凡路上绝纤痕,解脱文殊各自论。
东土西天无着处,佛光山下一龛存。
晓入招提旋即还,去何忙遽到非闲。
寒溪日出射烟雾,退谷路荒埋草菅。
林尽远峰晴历历,丛深流水暗潺潺。
道场古名刹,浮图冠其山。
峰峦日星上,栋宇云雾间。
罗立千柱宫,欲亢九虎关。
三尺孤坟土欲倾,却因辞赋拜先生。
白杨夜雨墓门冷,青草暮云山路平。
半碣旧曾题岁月,一杯谁复奠清明。
吴兴古名郡,郭外青山绕。
羁客幽思生,日夕喜瞻眺。
欣逢二仙令,兴逐云霞表。
木杪垂虹石径横,葱青隐约见飞甍。
苍烟近带罗山秀,紫气遥含震泽晴。
何代高禅闻伏虎,有时清梵接啼莺。
云根寒彻水泠泠,开士严居雪满扃。
上品莲台皈净土,六时禅诵入青冥。
老猿解学跏趺坐,慧鸟能持般若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