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主人种柏遂成堂,柏大何须柏作梁。


同在烟霞过岁暮,独餐华实看天长。


落成会见阳初至,燕集那论夜未央。

簿领痴儿作底忙,闲中得味独君长。


登临莫负山如玉,岁月还成鬓作霜。


谁把酒浇陶靖节,天将诗付沈东阳。

文昌不作吏曹忙,赐沐归来日更长。


青士寒生庭下雨,木奴香借树头霜。


唤回短梦知何事,寻得新诗又夕阳。

公孙舞浑脱,长史妙心画。


老兵涂帚垩,中郎出飞帛。


得法自所见,岂用规畴昔。

是身本蘧庐,误得两朱轓。


朅来卧江楼,白鸥看飞翻。


惊鸿卷西风,吹落云水间。

南枝先回北枝槁,玉山谁向花前倒。


庾郎已老怕愁多,何郎怜花为谁恼。


今年冬温得雪迟,西湖地胜着花早。

绿发朱颜日枯槁,心向梅花两倾倒。


谁知更有少陵翁,江上情多被花恼。


三年家住孤山下,玉树濒湖得春早。

眼中铁弹不辞枯,眢井重波事亦殊。


不用三三前说法,要须六六后还珠。

十里春波翠染衣,小寻鱼鸟共追随。


船头风急何妨醉,湖上山多尽入诗。


藜杖偶来飞絮里,芦鞭犹忆看花时。

浙雨溢山薮,竹萌密无地。


土人饕顿顿,肠胃当厌饫。


吾苏少其祖,数竿破俗艺。

香浮玉陛晓辞天,袍拂蒲茸称少年。


郎署转曹虽久次,京河亚尹是优贤。


纵游云水无公事,贵买琴书有俸钱。

仙步徐徐整羽衣,小仪澄澹转中仪。


桦飘红烬趋朝路,兰纵清香宿省时。


彩笔烟霞供不足,纶闱鸾凤讶来迟。

末路思前侣,犹为恋故巢。


江山多胜境,宾主是贫交。


饮舫闲依苇,琴堂雅结茅。

七子风骚寻失主,五君歌诵久无声。


调和雅乐归时正,澄滤颓波到底清。


才大始知寰宇窄,吟高何止鬼神惊。

都官虽未是名郎,践历曾闻薛许昌。


复有李公陪雅躅,岂宜郑子忝馀光。


荣为后进趋兰署,喜拂前题在粉墙。

退居潇洒寄禅关,高挂朝簪净室间。


孤岛虽留双鹤歇,五云争放二龙闲。


轻舟共泛花边水,野屐同登竹外山。

何逊兰休握,陶潜柳正垂。


官清真塞诏,事简好吟诗。


春漏怀丹阙,凉船泛碧伊。

为儒欣出守,上路亦戎装。


旧制诗多讽,分忧俗必康。


开怀江稻熟,寄信露橙香。

华省称前任,何惭削一麾。


沧洲失孤垒,白发出重围。


苦节翻多难,空山自喜归。

路岐人不见,尚得记心中。


月忆潇湘渚,春生兰杜丛。


鸟啼花半落,人散爵方空。

官初执宪称雄才,省转为郎雅望催。


待制松阴移玉殿,分宵露气静天台。


算棋默向孤云坐,随鹤闲穷片水回。

西原追送未成旬,赫赫传声已迫人。


剩欲抄诗寄来使,尚能拂席致佳宾。


孰知简易归刘向,谁使循良作寇恂。

西南日下共浮云,人事难群喜劝分。


已度城阴先得句,不应从俗未忘荤。


松篁有节元宜晚,桃李无蹊只自薰。

当年阙里与论诗,晚岁河山断梦思。


妙手不为平世用,高怀犹有故人知。

四海声名何水曹,新诗旧德自相高。


一官早要称三字,二鬓何须著两毛。

此诗此字有谁知,画省郎官自倔奇。


罪大从来身万里,政成今有麦三岐。

龙蛇起伏笔无前,江汉渊回语更妍。


好事元须一赏足,藏家不必万人传。

人生所有疾,万种皆眼病。


由眼不得明,故视有不正。


指白以为黑,远迩皆未定。

山翁曾约旧交欢,须拂侯门侧注冠。


月在石头摇戍角,风生江口亚帆竿。


闲随野醉溪声闹,独伴清谭晓色残。

远窗浮槛亦成年,几伴杨公白昼筵。


日暖烟花曾扑地,气浮星象却归天。


闲将水石侵军垒,醉引笙歌上钓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