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菱池如镜净无波,白点花稀青角多。


时唱一声新水调,谩人道是采菱歌。

白马湖平秋日光,紫菱如锦彩鸳翔。


荡舟游女满中央,采菱不顾马上郎。


争多逐胜纷相向,时转兰桡破轻浪。

【其一】


骛舲驰桂浦,息棹偃椒潭。


箫弄澄湘北,菱歌清汉南。


【其二】


弭榜搴蕙荑,停唱纫薰若。

采菱辛苦似天刑,刺手朱殷鬼质青。


休问扬荷涉江曲,只堪聊诵楚词听。

湖州秋水玉泠泠,湖州女儿出采菱。


梭船荡桨红泼刺,阿姊倡歌阿妹应。


隔溪冶郎骑马过,点鞭杀勒霜蹄挫。

蜻蛉刺水去,不复畏欹斜。


渠自爱菱角,侬自爱菱花。

下裙鹅黄衫藕丝。
拨蔓纤指玉参差。
采菱倾筐露未晞。

菱花落复含,桑女罢新蚕。


桂棹浮星艇,徘徊莲叶南。

浊水菱叶肥,清水菱叶鲜。


义不游浊水,志士多苦言。


潮没具区薮,潦深云梦田。

若下清塘好,清塘胜若耶。

秋风兮凄凄,山中兮桂枝。
弹余冠兮尘堕,芳草绿兮未归。


家遥遥兮辞楚荆,伤去国兮重登临。

采菱人语隔秋烟,波静如横练。
入手风光莫流转。
共留连。

旧俗采菱处,津亭风景和。


沅江收暮霭,楚女发清歌。


曲岸萦湘叶,荒阶上白波。

十年声动大长秋,一笑如花越水头。


为有薛家红线在,何须重上木兰舟。

玉树相辉照画屏,朱陈遗事最堪凭。


含啼却笑文君拙,不遣相如聘茂陵。

玉雪肌肤姑射仙,天涯挥手剧堪怜。


明年定挂山阴雪,人在阳明赤水天。

旧识花卿在锦城,相逢高唱少年行。


那堪回首东风恶,吹送青帆入四明。

焚香懒著鵔䴊冠,长日东君带笑看。


好是绿窗明月夜,潜身行傍曲阑干。

绣帽罗衫恰称身,绿丝布裤最撩人。


愁中开府看如扫,梦里司空认未真。

风神秋水照华筵,怪得王孙掌上怜。


惆怅后庭花底月,凭阑回忆破瓜年。

红颜二八定谁如,三十专房宠未除。


头白楚宫看似旧,登车何用泣前鱼。

十院名花院院开,高悬明镜在瑶台。


碧空万里天如洗,飞挟娉婷夜半来。

碧衣长袖伴瑶琴,欲拟方回更自矜。


学得新诗明月底,含羞不肯向人吟。

风情老去似徐娘,犹逐王孙负锦囊。


莫驾轻车残雪里,人间无处觅萧郎。

那曾调笑问当垆,惯向书斋直唾壶。


蓦地闲行寻不得,画廊东角斗摴蒱。

连汀接渚,萦蒲带藻,万镜香浮光满。
湿烟吹霁木兰轻,照波底、红娇翠婉。


玉纤采处,银笼携去,一曲山长水远。

采菱非采菉,日暮且盈舠。


踟蹰未敢进,畏欲比残桃。

采菱复采菱,东湖复西湖。


耻邀淇上女,但约邻家姑。


湖水何悠悠,薰风亦徐徐。

修渚通阿阁,兰舟饰翠旗。


吴姬年十五,乘舟泛绿池。


菱花羞宝靥,皓腕发斜晖。

朝采湖上菱,菱实何离离。


浮叶当雨乱,低华映日欹。


清流苦难肥,浊水乃易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