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才说登山病便苏,老身健得似於菟。


一丝白处潮来往,数点青边山有无。


厌胜诗穷多插菊,驱魔酒恶细看萸。

清霜涂峻坂,晚日下西岑。


客舍黄花满,关门红叶深。


亲朋九日饮,乡土百年心。

燕郊载酒日,汉殿佩萸时。


强赴重阳会,元无三径资。


寒城淡古木,返景透疏篱。

重阳入夜雨声多,刚为吾民洗瘴疴。


不用萸囊修故事,先从蔀屋庆天和。


清尊狼籍登山兴,黄发媻娑击壤歌。

人生重九且为欢。
除酒欲何言。
佳辰惯是闲居觉,悠然想、今古无端。

寒食后,应只有重阳。
佳节最宜觞。
便无花月犹多赏,有时风雨也悲凉。

南阳有佳人,被服长修姱。


黄中粲有章,秀外青无华。


朝饮晋柴桑,夕餐楚长沙。

庾郎自诳夸重九,北海常类客无酒。


肯教白发负黄花,不为虚名留岘首。


人生能换几星霜,我非石心与木肠。

人生多别愁,日月去如掷。


飞鸿背朔云,老去犹旅食。


良会不可常,一岁四五日。

秋水芦花似故乡,客中无那又重阳。


篱边摘菊人应异,蓬底看山兴更长。


把酒不如前会健,登高无复少年狂。

东南佳气郁高楼,天到沧溟地陡收。


万舶青烟瀛海晚,千山红树越台秋。


曾闻栗里归陶令,谁作新亭泣楚囚。

燕蓟初无重九雪,推窗惊见白皑皑。


半黄苑柳添冰缕,一色霜蹄起玉灰。


玮异今晨当自美,涅宁馀黝看轻回。

渊明颇爱重九名,我亦爱饮重九酒。


已办黄菊与红萸,唤起陶公为四友。

平生看月无今宵,一亭危在山之椒。
下瞰扬澜连左蠡,白琉璃地覆鲛绡。


欲披锦袍捶鼓过,世无贺老谁相和。

邑城东南百馀里,穿尽荒山渡重水。


林倾路转大壑开,峭壁崔嵬半空倚。


上无勾连下无根,镌镵难成画难比。

不登高,不饮酒,漠漠黄沙翳衰柳。


扁舟系缆未敢行,江头白浪蛟龙吼。


故园菊花应烂漫,客路无穷但搔首。

鹤市登高日。
舒倦眼、万叠青山攒碧。
天外归帆,天际归云,断桥人寂。

破晓出城郭,阴阴生薄晖。


林烟轻沐发,草露暗侵衣。


身并闲云懒,心和独雁飞。

无酒问东篱,飘然信所之。


闲云不顾反,流水若为期。


穷士收粳稻,村娃掣豆萁。

大雅久不作,清狂君得之。


江淮枳棘丛,徒手难为披。


假道求芳泽,出门悲路歧。

别离鲜佳况,梦落东海滨。


结交亮情愫,况在踪迹亲。


天鸡中夜唤,含意良未申。

玉溪獭祭莫愁予,潦倒何曾结习除。


珍重当年旧侪偶,北风惠我数行书。

塞外相违五千里,少从延庆赋兰陔。


使君旧治分明在,重见孤儿绕道来。

巩华台上漾朝晖,天寿山南望翠微。


白马吴阊看不得,乡心秋雁一行归。

榆河近接白浮山,汉将防秋上谷闲。


闻道边烽新告急,羽书前夜入南关。

荒崖草树晚霜凝,近代先朝感废兴。


谁向石门浇麦饭,可怜明帝十三陵。

元时郭氏穿渠沼,海淀西邻太液波。


浥注神京成底事,至今呜咽大通河。

军都山隶军都县,卢植当年旧隐栖。


正恐关城动秋感,号寒禽鸟一时啼。

秋来归梦满天涯,丛菊开时道路赊。


倘遇君家章士雅,好寻古镇问黄花。

猎猎西风江水生,江潭摇浪不胜情。


寒云野木多萧飒,秋暮斜阳懒入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