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秋意未教篱菊知,不妨乌帽着风吹。


绝怜对酒君归矣,更欲登高谁共之。


风雨满城千里梦,茱萸缀席一年期。

汝生四十九年春,犹记双亲喜得孙。


当慕知非过能寡,敢言学易道弥尊。


喜吾父子为知己,赖尔诗书遂满门。

佳处逢佳节,宁辞望眼劳。


有楼皆眺远,无日不登高。


野栗炊新秫,寒萸泛浊醪。

寒华衰复荣,东篱几残阳。


蟠桃亦何好,千年期一尝。

聋丞遂已矣,目断山千重。


烟霞故无志,胜会何由逢。

江瑶配荔枝,胜处终不近。


好丑且勿争,天道有定分。

当年白衣人,赖以慰风雨。


不饮政复佳,有酒无用湑。

栖迟怜系瓜,梦寐追飞蓬。


去去羊荆州,吴帆渺霜风。

岂不有膏沐,所慕非倾城。


翠袖日以薄,勖哉岁寒情。

掩书坐中宵,阶空叶落满。


不见书中人,苍灯梦秋馆。

西风吹长江,舟楫几欲断。


仙人远方来,羽服自萧散。


颇言官军中,杀贼尽左袒。

欲强登高无力也,篱边黄菊为谁开。


共知不是浔阳郡,那得王弘送酒来。

重阳秋雁未衔芦,始觉他乡节候殊。


旅馆但知闻蟋蟀,邮童不解献茱萸。


陶潜何处登高醉,倦客停桡一事无。

冀北霜风透布袍,重阳随处可登高。


马蹄又过黄花岭,那得黄花荐浊醪。

登高忽见塞鸿飞,九月川原木叶稀。


宋玉有才堪作赋,沈郎多病不胜衣。


黄花细雨年芳在,白发秋风故旧非。

岁岁重阳客在家,今年流落在天涯。


茂陵多病惊秋雨,彭泽空尊负菊花。


乡远江关闻野雁,时危风雪起悲笳。

晴日重阳冗里过,百年佳节几蹉跎。


山当对面愁登远,客有知心恨别多。


白发此僧聊尔耳,黄花明日又如何。

莫听月笛怨山阳,且捧霞觞望帝乡。


瑶草先秋犹着绿,菊花雨后更留香。


风前纱帽孟嘉醉,湖上觥船贺监狂。

清游曾记十年前,员峤山中访老仙。


竹寺题诗风满帽,梅溪载酒月明船。


神游弱水三千里,目极齐州九点烟。

征车札札行迟迟,正是官程未了时。


万里真惭萍梗迹,两年空负菊花卮。


尊开北海怀应放,诗见南山句自奇。

万里重阳兴可知,肯从官里负良时。


香生野菊浮衣桁,青送寒山入酒卮。


破帽多情还自正,轻舆随步可搜奇。

西园月向九秋逢,素影先分海色空。


幽径菊留元亮趣,闲堂尊上孔融风。


霜侵宿鸟翻桐叶,香冷流萤掠桂丛。

九日移居粤秀台,酒倾玉露共徘徊。


黄花已泛三秋菊,白雪重期腊月梅。


节序多裁词客赋,劝酬时酌妙龄杯。

重阳偶过章公宅,携我同登郭隗台。


佳节几年为客遇,好怀今日为君开。


不妨乌帽临风落,且解金鱼换酒来。

佳节际重阳,西风野日黄。


鸣鸿云外度,细菊目前香。


遣兴诗从拙,冲愁酒放狂。

胡虏年来骄气盈,旄头惊见昴星明。


九重宵旰劳西顾,万里风云助北征。


全捷已闻飞羽檄,书生何用请长缨。

黄花三径好,一醉即柴桑。


月色临池近,秋声入夜凉。


江天横朔雁,垄树带斜阳。

腊残春动雪消初,才读浔阳九日书。


魏阙江湖犹剩汝,中年哀乐正愁予。


论交宿昔心仍在,报国蹉跎计未疏。

秋风妆尽春红影,争知雁来偏晚。
冷月钻篱,斜阳掠地,时节并刀偷剪。
柴扉更掩。

药里袭花香。
病里重阳。
惊心时节太匆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