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晓起望墟落,他乡幻转妍。
露浓疑宿雨,沙暖出疏烟。
蛮嶂光侵海,骤潮声在天。
云藏日影微吞吐,道是晴来又似阴。
秋色涵空醒醉眼,雁声到耳引归心。
暴流决岸危桥断,古木堆烟远寺深。
一天秋色远,千里病眸宽。
野旷牛羊小,楼高风露寒。
扫愁嫌酒薄,少事欲心安。
渔梁夕照破寒烟,一望蘼芜遍野田。
飞尽暮禽江水阔,青山欲断白云连。
黄叶萧萧声自雨,西风夜作离人语。
秋亭野色满江南,谁捣玄霜千万杵。
树色连云色,春归物更妍。
落红飘近岸,新绿涨平川。
野鹳窥渔笱,沙鸥避客船。
飘飖宕渠域,旷望蜀门隈。
水共三巴远,山随八阵开。
桥形疑汉接,石势似烟回。
倚筇聊一望,何处是秦川?
草色初晴路,鸿声欲暮天。
萋萋麦陇杏花风,好是行春野望中。
日暮不辞停五马,鸳鸯飞去绿江空。
忘怀不使海鸥疑,水映桃花酒满卮。
亭上一声歌白苎,野人归棹亦行迟。
客雁秋来次第逢,家书频寄两三封。
夕阳天外云归尽,乱见青山无数峰。
凭轩聊一望,春色几芬菲。
野外烟初合,楼前花正飞。
娇莺弄新响,斜日散馀晖。
野望杳无际,萧然尘虑微。
山光摇客舫,水色上人衣。
潮带清风至,云兼白鸟飞。
森榕郁郁瞰江流,落日人归古渡头。
远浦烟云含暮色,隔溪芦苇隐渔舟。
海门汐上家家饭,村老田归处处牛。
晓起驱车控大堤,残星落落风凄凄。
水声东去沧溟远,山势西来云岳低。
行路说夷双刃捷,将军避虏选锋齐。
滔滔江汉引微茫,川路西来蜀道长。
象齿旧通周贡赋,蚕丛新叛汉衣裳。
雨消青草湖头瘴,叶落黄陵庙里霜。
万里动秋色,三湘愁远吟。
湖云高不散,江水自来深。
霜冷孤村树,月明何处砧。
盗贼仍蛮塞,山林自腐儒。
眼随飞鸟倦,心共断云孤。
寒尽鱼龙起,春回草木苏。
雨过暮天澄,叠嶂青如洗。
犹有两三尖,出没孤云里。
桂水绕城流,清见银沙底。
落日照延伫,秋深沙塞间。
天低疑近水,云动欲移山。
铅椠聊从好,弓刀敢就间。
乡关只在暮云西,草色连天望不迷。
去住何劳问蓍蔡,绿杨风里杜鹃啼。
幽径断人行,遥天向晚晴。
炊烟青上竹,海气白连城。
日落出渔火,橹多疑雁声。
极目微茫处,蒙蒙山外青。
天空云作嶂,岸远树为屏。
野水穿田合,村烟傍户扃。
子真谷口云初霁,白起城边雨乍收。
万里涛声来汉水,一天霜叶下梁州。
他乡风俗重阳晚,故国音书旅雁秋。
风卷蓬根野日昏,含凄倚杖望孤村。
村中昨夜逃亡尽,还有催租吏打门。
墙阴有残雪,非与朝阳争。
老松无别态,气至理亦荣。
飞鸟凭双翼,忽与云烟并。
端居绝物役,晨炊饱藜羹。
微风动远树,坦步及春晴。
耳目入寥廓,天地但空明。
郭外十里烟村深,东家晴好西家阴。
秧田如绣木棉长,苍然四顾来欢心。
村农似颇解余乐,辍耕荷锄相向吟。
极目郊原好,连天净野氛。
蝉声流别浦,鸦背入斜曛。
远树多于发,秋山半是云。
霁色媚野景,秋气清以肃。
小池泛菱叶,茆檐覆疏菊。
遥山一点青,涓净若新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