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昔委荆榛谁起废,今增轮奂不为奢。


微神通力营经藏,须海潮音转法华。


况有紧帮王打供,岂无长者子倾家。

翻经岩电眼,竖拂海潮音。


暂卓飞空锡,坚辞布地金。


忉忉菩萨语,切切老婆心。

俗物败佳兴,余非后汝期。


既来迟一见,政恐错相疑。


同访金仙老,因参玉板师。

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撰并书篆。


佛以大慈悲,随机说法,为世舟航,所以付嘱其徒者摄为五分:曰素呾缆则阿难受持;曰毗奈耶则邬波离受持;曰阿毗达磨则迦多演那受持,即所谓经律论也;曰般若、曰陀罗尼,则付之文殊、普贤二大士,其教虽殊,其觉悟群迷则一而已。
佛灭度后二千余岁,有修其教者曰广裕,实通经律论藏,蔚然为四众所宗。

金仙何处不曾游,小小精蓝亦自幽。


有客倦游归欲速,可能一宿为山留。

清晖何处有园堂,消得先生句发扬。


百世空留遗墨在,后生并不识骊塘。

卷中人物想乾淳,老笔题诗意转新。


却怪洪杨交不合,诚斋亦自是诗人。

蒙恩赐,蒙恩赐,银傍太平牌。
万象同春迎百福,四方如水应三台。


寿域自天开。

从天降,从天降,宛宛两仙人。
万炼黄金开面目,九还玉液铸精神。


白日现真身。

礼大道,礼大道,太上降真符。
琼液丹清龙虎篆,紫泥金碧凤鸾书。


鸿宝锡天衢。

陟径沿冈上玉田,穿墟涉港遇金仙。


黄云割尽桑重绿,风撼舆篮但兀然。

欲税肩舆未得休,且凭竹杖到山头。
疏林向晚投归翼,满目寒烟酝客愁。
信是蛾眉天上来,玉楼金殿漫徘徊。
风前却忆青鸾至,掌上翻惊白燕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