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鳌山今日道初成,尤乞凡夫为证明。


信我浮杯无剩语,耐他弥勒有求名。


新书任作璚云色,绮语如过黄鸟声。

阁坐翛然景色殊,沧波远近縠文铺。


晴鼋戏水绿于染,健鹘粘天青欲无。


极望千峰争日出,中悬一柱擘云孤。

苍藤绝巘锁丹寮,忽有钟声至泬寥。


万堞对分天堑色,千樯争上海门潮。


云低雁鹜行时断,日落鼋鼍卧转骄。

青螺潋滟水晶盘,斗削风烟面面看。


地涌楼台千蜃结,天回波浪六鳌蟠。


山形自挟秋云壮,海色遥将曙日寒。

山秋木叶翠将收,憩棹扶携到上头。


天柱中悬南北影,海门西拒古今流。


层云锡响空王坐,落月珠明帝女游。

刘郎才滚滚,赠汝若干言。


是否西来意,将非不二门。


细应探业识,难是铲名根。

绕县芙蓉四面来,紫金为枕玉为台。


一楼西接鸡冠出,三殿东连燕尾开。


风外二琴声在水,云边双髻影当梅。

水从丹嶂五江分,流入秋乡似白云。


古渡铁潭花漠漠,疏林火带叶纷纷。


穿城汲影烟中见,隔岭樵歌月下闻。

让帝飘零海峤东,龙归犹识未央宫。


风雷岂敢疑周旦,禾黍何当怨狡童。


父老争迎灵鹫锡,山河如弃鼎湖弓。

不嗟白发曾游此,不叹征帆无了期。


尽日凭阑谁会我,祗悲不见韩垂诗。

空青县万仞,雪浪啮孤根。


元气留江影,天光缩涨痕。


鱼龙阴拜舞,岩壑怒崩奔。

胜地饶佳致,都教一雨收。


风掀高树吼,江叠怒涛流。


坐久云徐敛,宵深象始幽。

宿慕金山寺,今方识化城。


雨昏春嶂合,石激晚潮鸣。


不辨江天色,惟闻钟磬声。

夙志羡山水,尘萦久未遑。


名峰久在望,兹辰一来翔。


扬舲入南渚,夕气倏苍苍。

江上青莲宫,人间蓬莱岛。


烟霞与波浪,隐映楼台好。


潮门梵音静,海日天光早。

白波四面照楼台,日夜潮声绕寺回。


千叶红莲高会处,几曾龙女献珠来。

寺压苍厓势欲倾,欢然西度为谁兴。


云随草树萦层岫,江浸楼台点万灯。


坐久不知身寂寞,梦回犹觉气轩腾。

危亭突兀戴鳌头,俯视沧溟一勺浮。


龙伯衣冠藏下府,梵王台殿起中流。


扶桑夜色三山日,滟滪江声万里秋。

八十了公如古佛,禅心已久会真如。


饭供南海浮来钵,经钞西天译后书。


持咒降龙秋雨歇,焚香迎客晚潮初。

老禅居处水云重,此地纤尘不可容。


潮色平铺无际海,日光先上最高峰。


踏花佛驭红牙象,献宝神骑白耳龙。

立马金河上,荷香出苑池。


石桥秋雨后,瑶海夕阳时。


深树栖霞早,微波浴象迟。

金山万壑斗声清,山气空蒙弄晚晴。

我爱长天汉家月,照人依旧一轮明。

雪压山峰八月寒,羊肠樵路曲盘盘。

千岩竞秀清人思,万壑争流壮我观。

山腹云开岚色润,松巅风起雨声乾。

金山前畔水西流,一片晴山万里秋。


萝月团团上东嶂,翠屏高挂水晶毬。

金山突兀翠霞高,清赏浑如享太牢。


半夜穹庐伏枕卧,乱云深处野猿号。

已老金山顶,无心上石桥。


讲移三楚遍,梵译五天遥。


板阁禅秋月,铜瓶汲夜潮。

金缯局定厌儒巾,胡服群思逐后尘。


朝议颇闻图改制,台纲原不重埋轮。


四筵抵掌东坡鬼,一网惊心朔党人。

一州斗大负将军,龙去崖门冷阵云。


并代汗青丞相节,全家葬碧使君坟。


艰难残局英雄泪,零落遗碑吊客文。

长江岷山来,灌注天下半。


东行近海门,勇往更弥漫。


苍峦忽中流,屹立助杰观。

杨柳堤边看渡船,金山山上访金仙。


一江风起尘扬海,两岸潮来浪拍天。


龙化老人频问法,狐为少妇窃听禅。